第03版:2016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生态果蔬园里感受春天
本报记者 刘 兴

阳光照着成方连片的果蔬基地,红嫩欲滴的草莓为新年增添了红火色彩。游客们三三两两结伴穿行在果蔬基地里,体验着采摘乐趣,不时掏出手机随心拍几张美图上传网络秀一秀。

2月8日,记者来到江西省龙南县桃江乡水西坝村的宏昌生态果蔬种植基地采访。看到记者,基地主人蔡明锋和妻子肖康丽笑着迎出来。30岁出头的蔡明锋原来是湖北大学植物遗传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作了3年。2012年底,他决心返回家乡创业,建立了这片生态果蔬种植基地。

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中,100多亩的玻璃房大棚展现在眼前。这就是蔡明锋的无土栽培果蔬园。玻璃房大棚是采用先进的气雾栽培技术的无土式果蔬园,一排排立体人字形蔬果“墙”整齐排布,上面茂盛生长的各种蔬果琳琅满目,草莓、茼蒿菜、辣椒的枝条从泡沫板上的小洞里探出头来,长势喜人。蔡明锋轻轻卸下一面蔬果“墙”,记者顺着他的指向看,“墙”内分布着许多小塑料管,管里都是营养液。“运用无土栽培技术,我们利用管道按时按需在植物根须部位喷洒营养液,营养液循环流动,保证植物根系呼吸,蔬果生长不需要土壤。”

这么多的大棚要多少人来管理?肖康丽告诉记者,无土栽培园的种植、浇水、施肥及管理等工作并不繁忙,只需一两个工人通过电脑智控系统就可轻松完成。大多数程序都由大棚外的蓝色小屋里的计算机控制,它是整个系统的“神经中枢”。

经过两年多的打拼,蔡明锋的生态果蔬种植基地已经成为龙南休闲观光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来这里观光休闲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仅春节期间,游客最多时每天预计可达1000多人。

从一个白领到一名农民,蔡明锋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无怨无悔。“我的农业创业梦能够成真,要归功于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视和扶持,也感谢《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他说。

创业过程中,蔡明锋在土地流转、无息贷款、农业补贴等方面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他掰着手指告诉记者,大棚外的10多盏太阳能杀虫灯是县里农业部门帮助安装的,还获得了农业产业发展帮扶基金,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说起经营方向,蔡明锋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龙南工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来龙南打工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对蔬菜水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他准备将基地的规模扩大到500亩,通过合作超市在全县建立的100多个连锁店,把无公害蔬菜水果卖到全县各个乡镇。

“雄心开创千秋业,奋志兴家万事成。”这是蔡明锋写在自己简易工棚上的一副春联,也是这位植物遗传学硕士的创业梦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