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政策”驱动产业成长
——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本报记者 杨忠阳

在多种利好政策驱动下,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了超高速增长。根据以往经验,在市场高速增长时,一些企业的主要精力会被引向产能扩张,而忽略技术、质量和安全,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在陈清泰看来,目前电动汽车还是一个高度依赖政策的市场。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仍然是发展的主题。创新技术、降低成本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是更需要市场的激励、倒逼和筛选。“当前电动汽车发展动力应该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政策双向驱动,促进产业进入成长期。”陈清泰说。

发展动力如何平稳转型,而不致大起大落?陈清泰表示,合理的政策设计和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

第一,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外来者常常会带来新的思维,引进跨界的技术,在新技术突破、产品定义、商业模式、融资模式等方面,都会贡献出新的火花。同时,要增加试错的资本投入,加速试错过程,分散试错风险。由于有他们的搅局,将促进既有企业的奋进。

第二,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壁垒,创造好的竞争环境。当前不少地方政府有支持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强烈意愿,非常希望借助国家试点,推动实现本地的产业目标。但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执行国家政策的时候,有时候就会跑偏,为保护本地企业,而排斥外地企业,这个必须打破。

第三,给全社会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汽车动力技术的变革,不仅涉及汽车业,而且涉及国家能源的结构调整,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直至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思路。其中,需要诸多政府部门、行业、大量企业的参与,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