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气质”,是最近网络上十分流行的语言。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态势,同样不能只看规模和总量的“外表”,而应跳出总量看质量,跳出指标看趋势。
在中国发布2015年经济运行成绩单以后,不少人用“创新低”来描述中国经济增速,把增速放缓看做是“天大的事”。这些观点都是只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速的“表”,而未观察到经济增速放缓背后,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的“里”。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观察中国经济,不仅仅要了解总量变化及其趋势,更要了解其结构变化,看其“气质”。一方面,结构变化可以更好地体现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通过结构变化也可以更好地解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剖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的原因,也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成绩单的“好气质”,一是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内需驱动尤其是消费需求的驱动。2015年6.9%的增速是在进出口总值罕见下降7%的背景下实现的,表明内需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据测算,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消费增长贡献的提升,为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腾挪空间。
二是体现在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占GDP比重首次达到50.5%,这是继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历史上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之后连续提高。在第三产业内部,以金融、IT服务、科技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长相对更快,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
三是体现在经济结构在优化中的分化日益明显。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12.2,其中医药、食品、烟草等与消费相关行业景气指数高达130以上。这表明与消费相关的行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行业均保持着较快增长的景气状态。
中国经济正处于动力转换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渐从过去的靠低廉的资源环境和劳动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强。在此情况下,只要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在合理区间,即使增速有高有低,发展有起有伏,也是正常现象。
看中国经济的表现,必须跳出总量看质量,跳出指标看趋势。而从发展思路上看,必须确立以提升发展质量为导向的目标,以质量指标来倒推增长速度,不断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毕竟,评价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看“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