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的味道
□ 李予阳

自己煮的腊八粥还是不一样,那是家的味道,传统的味道

离腊八还有一周,老公就嚷嚷要喝腊八粥。说实在的,我自己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早上起来忙三忙四的,大人、孩子都得一大早出门,平时各在各的单位和学校吃早饭。腊八粥这种东西太麻烦了。在这个忙忙碌碌、什么都“来不及”的时代,“对的时间吃对的东西”,也是一种奢侈。

但想想不能扫了老公的兴致,还是煮吧!幸好有配好料的五谷杂粮什锦,倒了一碗用凉水泡上,就是它了。根据以往经验,如果第二天早上大人孩子都急着赶路,那就晚上再说。

第二天一大早,老公就推我起来煮粥。我听到孩子那边的动静是要到学校食堂吃早饭,就不大乐意再煮。“等做好了,你们都要走,晚上又都有自己的事情,加班的加班,上课的上课,难道我一个人吃?”

过了一会儿,孩子爸爸摸索着起来,“我给你们煮。”

我也赶快起来,看他在厨房忙活,有些不好意思。他笑嘻嘻地说:“不麻烦的,你看,豆子昨晚泡好的,很好熟,来得及。”

终于煮好了,关了火,粥还在“咕嘟咕嘟”响着。这时候,电话铃清脆地响起来,是跟老公一起去机场的同事快到楼下了。孩子也若无其事背起了书包,打算像往常一样到学校食堂去。老公在电话里让同事稍等。然后对孩子说:“喝一碗再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喝一碗,下巴就不会掉了。”孩子紧绷着的脸露出笑容,像散去雾霾的小晴天。

我赶忙拿来一个盆子接上凉水,然后把热粥碗放在里面降温。三个人坐下来,一起喝粥吃菜。“腊月风和意已春”。小屋里灯光温暖,粥冒着热气,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端起碗来,发现里面又多了几样,山药、枸杞、大枣,喝起来很香甜。再品滋味,居然尝出苦杏仁的味道,这又使粥有特别的清香。“你放了杏仁?”我有点儿惊喜,“真好!”老公说还是要多添几样,这样才地道。

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腊月初八祭八方八神,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普通人家制作腊八粥,没有那么讲究,但想要做得好吃,至少要8种原料以上。记得小时候老奶奶为了凑够八样做腊八粥,东找西找,很不容易,要一样样掰着指头数看够不够八样,这画面感很强的回忆多少触动了我。

大家喝完粥出门,我收拾碗筷,杏仁的味道还余香满口。煮粥需要有创意,更要有耐心。传统的东西太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传承。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与传统的融合并不容易。每个人都在被一项又一项日程推着往前跑。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家庭服务更是早已社会化。已经很少有人包粽子,更不会裁衣裳。

但传统就是传统,承载着文化,承载着历史,也承载着家族记忆。自己煮的腊八粥还是不一样,那是家的味道,传统的味道,呵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