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PM2.5降一成多”是怎么来的
本报记者 曹红艳

环保部1月7日通报,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0.4%、11.7%和19.0%。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其中161个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

PM2.5下降原因何在?《经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找准污染源精准治理和区域协调联防联治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2015年,各地在治理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艰巨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6月,全国焦炭、烧碱、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3.4%、1.9%、5.3%、4.2%。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2015年1月1日开始,全面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2015年6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控制协作小组办公室在北京揭牌成立。在黄标车淘汰方面,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累计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117.07万辆,占淘汰任务的100.53%。

此外,重点行业限期治理、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以及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4.63%和8.80%。

大气的流动性,决定了大气污染治理不能各自为战,要在“守土有责”的前提下加强联动和配合。以京津冀为例,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5年重点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发布,为多地联合应对大气污染,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也大大提高了多地应对空气污染挑战的效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