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获得对等的尊严
□ 祝鹏程

打破高知识和低收入之间的不对等关系,获得和知识对等的收入和尊严

在前两天的一篇报道中,年轻的研究员月薪7000元,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的境遇让人倍感唏嘘。这并非一个新现象,高知识低收入的问题困扰中国科研人员已久。上世纪90年代,北京知识界就流传过一个顺口溜:“远看像捡破烂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搞科研的。”在自嘲中带有几分斯文扫地的无奈。直到今天,在北京的科研人员中,仍有一部分人月收入徘徊在3000元—5000元。

待遇过低会对科研人员自身造成很多困扰,前两年青年学者张晖积劳而逝,就与此直接相关。但这一问题最终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的学术水平。我们知道,一个科研人员一般要经历10年寒窗才能拿到博士学位,获得进入科研殿堂的准入证,这10年的投入不可谓不多,但当他怀着满腹的才华走上科研之路时,却发现低回报的工作根本不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致使很多有能力、有水平的研究者不得不转投其他行业,从而造成大量人才的流失,使科研人员的流动变成了一个逆向淘汰的过程,这对国家的科技和知识的进步影响可想而知。

此外,为了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很多科研人员往往不能安于本业,需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到项目申请、评审上。申请的项目越多,获得的资金也就越多,一些研究者手中的课题就像摊大饼一样,越积越多,越摊越大。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为了顺利结题,就不得不在项目成果中掺水,最终造成学术质量的大滑坡。可以说,当下学界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不良风气,和课题项目主导下的学术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感慨当下的同时,不妨让我们回首往昔作个对比。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的收入保持在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稳定的收入使知识分子不必为生计而奔波、钻营,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中。当时的知识分子能够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显然也与他们拥有充足的收入有关。

作为科研人员中的一员,我想说的是,科研人员希望能够打破高知识和低收入之间的不对等关系,获得和知识对等的收入和尊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