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村落里 的大买手
本报记者 陈 静

“今年‘双11’,我给我们村的村民买了100多万元的商品。村民不是没潜力,只是缺渠道。”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永安村“村淘合伙人”徐杏英从2014年12月27日“上岗”已有整整一年,讲起自己的生意经来头头是道。所谓“村淘合伙人”,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站的负责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帮村民们网购商品。“很多人没有支付宝,或者不会在网上买卖,我们就是要把互联网的技术带到农村来。”徐杏英表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像永安村这样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已有5870个。

“村民对互联网不了解,要先让他们有个基本印象。”徐杏英说。为了建立这个“基本印象”,徐杏英一开始先在网上卖葵花籽,镇上卖14元一斤,她卖12元,一边挨家挨户卖,一边宣传网购的好处。

“想让村民‘买账’,最主要的还是商品质量要好。”徐杏英给记者讲了自己售卖色拉油的故事,“第一批找我买色拉油的村民里,有人说你卖的油是假的,炒出菜来是黄的,我就拿家里的菜籽油和网上买的色拉油,炒两盘同样的菜,拿到村里的中心广场请大家试吃,结果谁也吃不出来哪个是网上买的油。我就告诉他们,色拉油要煎透,就不会影响菜的颜色。结果后来陆陆续续地卖了200多桶、2000多斤油。”

村民们不但能把一样商品买成“爆品”,还有徐杏英想不到的购买力。“我这样小小一个服务站,每个月代购的金额有20多万元,村民最爱买的是家电,包括平板电视、全自动洗衣机、冷暖空调、大容量冰箱等。现在村民手里有钱,也想更新换代,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徐杏英说,今年“双11”,从夜里零点就有村民陆陆续续到代购点来下单,光电视就买了20多台,还给村民代购了两辆车,“一辆东风本田,一辆32万元的宝马。连口水都顾不得喝,嗓子都说哑了。”

“有买还要有卖。我现在的计划是想办法把村里的特产卖出去,让村民不但能通过网购得到实惠,还能得到收入,这样他们‘买买买’的底气就更足了。”徐杏英对未来满怀期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