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世界共赢
徐惠喜

开放是我国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均强调,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惟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顺应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趋势,实现中国与世界共赢。

开放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宝贵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建立经济特区、设立对外开放试点城市,到实施沿海沿边开放,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推动出口与进口、引进来与走出去、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开放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经过30多年的开放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升至10万亿美元级别,成就举世瞩目。

开放已融入我国发展的基因。经过30多年的开放发展,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一个不争的现实是,与竞争力强的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依然较低。优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成为新时期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任务。

我国的开放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双向开放。对外开放,贵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重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放的主要特征是引进来,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走出去方面微乎其微,这可谓开放的1.0版本。在开放的2.0版本时代,我国更加注重提升引进来的质量,倡导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投资大国的转型。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经济继续平稳健康发展,同时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继续提高,国外总体上看好中国经济、信任中国企业,愿意与来自强大的、具有重大潜力的经济体的企业合作。西方发达国家和全球新兴经济体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需要来自中国的资金和技术的帮助,亚非拉的发展中经济体期待与中国经济实现对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上走出去、走进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世界制造,已然水到渠成。

开放,使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国30多年前“引进来”政策为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利益,30多年后的“走出去”同样将惠及国际社会。双向开放,中国与世界由此实现互利共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