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幅被誉为广州“清明上河图”的大型人文历史长卷《南国商都》在穗、京两城热展。这是一幅展现广州跨越两千年城市变迁的风情画卷,这也是一曲由绵长珠江和浩荡南海交融合奏的外贸经济交响乐。
在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南国商都”的母亲河——珠江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令人关注。
这是一条怎样的河流?历经着怎样的变迁与治理?有着怎样的未来走向?
珠江是我国南方大河,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流域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历史上,珠江以其优越的地域环境、充裕的水资源滋养了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哺育了近2亿人口,孕育出多彩的地域文化。特别是近三十多年来,珠江三角洲更是和着改革开放的节拍演绎着富庶与文明之歌。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母亲河珠江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曾经的人水相依图景日渐失色。
如何逆转?唯有绿色治理!历经数年修改完善,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于2013年1月正式出台了《绿色珠江建设战略规划》。
绿源——
守绿色生态屏障
造林285万亩,义务植树8500万株,完成退耕还林及陡坡地治理82万亩,石漠化治理90万亩……这是位处珠江源头的云南曲靖市“十二五”以来实施生态工程、守住绿色屏障的成绩单。作为对这份成绩单的最好回报则是该市目前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珠江委水保处处长陈文贵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根据珠江委编制的《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范》,珠江流域的水土保持与石漠化治理基本形成了以水为主线,以抢救土地资源为目标,以坡耕地整治为重点,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手段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珠江上中游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系统显著改善,为上中游水生态的改善和修复创造了条件。“2014年珠江流域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800平方公里,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陈文贵说。
在构筑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过程中,贵州坚持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唱响“多彩贵州拒绝污染”。预计“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3783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24.2万吨、4.9万吨、2.3万吨和0.3万吨。
为保护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广西来宾市率先对金秀瑶族自治县实行“差别考核”,用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作为指标,代替GDP、财政收入和工业化建设,让森林变成“绿色银行”。如今,来宾市又将石漠化严重的忻城和煤炭资源枯竭面临转型的合山市列入“差别考核”范围。
东江流域内的江西、广东两省各级政府则注重从法制上入手保护上游的生态,建制度、立规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2003年8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议的决定》,形成了全国第一个保护东江源区的地方性法规。广东自1981年以来,先后制定了《东江水系保护暂定条例》等7个条例和规章。相关专家表示,为了保护一条江,颁布那么多法规和规章,这在全国少有。
绿网——
万涌净水汇南海
走进珠江委办公大楼的一楼大厅,一幅巨型的珠江水系图映入眼帘。记者惊讶于它的复杂性。
珠江委新闻宣传中心负责人指着地图向记者徐徐道来:珠江的确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的马雄山,自西向东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4省(区),至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的思贤滘,全长2075千米;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干流在思贤滘与西江汇合后进入珠江三角洲,全长468千米;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桠髻钵山,在广东东莞市石龙镇进入珠江三角洲,全长520千米;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主要河道近100条,其中入注珠江三角洲的中小河流有流溪河、潭江、增江和深圳河等。在水图上,只见三角洲小河流密如蛛网,有如人体的毛细血管,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的水流,自东而西经由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入注南海,构成独特的“诸河通汇,八口分流”的水系特征。
据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介绍,珠江三角洲约有除主干河流之外的河涌12259条,长度29820公里,河道密度0.294条/平方公里。曾几何时,这些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内河涌构成珠三角城市发展的生命血脉,给航运带来了优越条件。数据显示,珠江是中国内河运输仅次于长江的水运大动脉,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运输货运量的20%,其中珠江外贸集装箱运输约占全国内河集装箱运量的70%,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这些内河涌不堪重负,陆续变成了一条条“臭水沟”。
为使日渐黑臭的水网重现绿色,珠三角一直走在治水的路上。
2013年7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河涌整治与修复规划》出台实施。提出从泄洪整治、截污治污入手,从根本上切断内源、外源污染,再辅以生态、植物、补水等修复措施,建设人、水、生态环境和谐的河涌体系,实现“水通、水活、水美”,建设“安全河、清水河、生态河”。《规划》明确了近、中、远期目标,分三个阶段逐渐完成河涌整治与修复规划。
中山市从“母亲河”抓起,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先后投入60亿元,对贯穿全市的岐江河及各乡镇内河涌进行清淤、护岸、植树、绿化、治污等综合治理,使内河涌恢复昔日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生态和景观功能,处处呈现出水清岸绿、碧水长流的岭南水乡风貌,改善了沿河两岸群众的居住环境,营造出人水和谐的秀美家园。
“目前,我市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共54间,配套管网超过1808公里,相当于佛山到北京的距离。”佛山市水务局排水科科长刘伟聪告诉记者。而该市南海区实施的“一涌一档”做法也令人称道。2014年南海完成了对全区每条河涌进行普查、建档,建立信息化平台,掌握每条河涌及其排水口的分布现状、排污类型、污水来源及河涌水质等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措施。同时,还选定了电镀行业作为企业污水管网明管化试点。截至2015年9月,该区内24家电镀企业基本完成明管化改造。
自从2013年7月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以来,广州的治水探索突飞猛进,创造了多项“率先”。为综合解决城市内涝、截污不彻底、初雨和溢流污染等问题,广州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城市经验,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工程,为我国开辟了一条解决大城市内涝以及保护河水水质的新思路。与此同时,广州还率先使用污水处理厂厂内污泥干化减量工艺,效果喜人。此外,为更直观、综合地反映水质状况,便于广大市民更清晰地了解河涌水质状况,广州采用WQI指数评价方法,发布包括广佛跨界16条河涌在内的全市重点整治的51条河涌水质监测信息、河长信息和整治工程信息。记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截至2015年11月30日,《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51条河涌治理开工率达90.9%,总体完成率为42.6%。
来自珠江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珠江河口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全年都保持在Ⅰ至Ⅲ类。可见,“万涌净水汇南海”的梦想正渐行渐近。
绿联——
联防联治初见效
珠江的治理从来就不是一人一地在战斗!
珠江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2007年,珠江委牵头贵州、广西两省(区)的水利和环保部门,建立了“黔桂跨省区河流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主要包括协作平台建立与运行机制、河流水质信息通报及水资源保护协作会商等。该机制成立一年之后,天峨断面水质达标率由50%提高至100%,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改善了红水河黔桂缓冲区水质状况,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鉴于“黔桂协作机制”取得的成功经验,珠江委随后又积极推进成立“滇黔桂粤跨省(区)河流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共同保护西江的水环境安全。
在珠江下游的三角洲,各方联动治水的手也握得越来越紧。2014年,广州、佛山两地政府联合发布跨界河涌综合治理通告,对包括流溪河、新街河、大陵河在内的广佛跨界16条河涌及相邻河涌进行综合治理。佛山市水务局局长李永生告诉记者,至今广佛两地政府,各级水务、环保部门始终保持紧密对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联动推进河涌流域治理,力争做到同步计划,同步行动,同步见效。据悉,作为上游的佛山南海区,自2008年以来共投入了70亿元治理广佛交界河涌。经过清淤整治、完善截污配套、加强工业、农业污染治理等多管齐下,广佛接壤区域河涌水质得到了改善。根据近几年广佛河(花地河)的水质监测结果,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对于广佛跨界河的治理,广州也积极作为,截至今年11月底,16条河涌总工程111个子项开工率达95.5%,总体完成率为38.5%。从广佛两地完成的项目成效来看,跨界河从水质到景观都有了全面提升。
2015年12月3日,深圳、东莞两市再度联手打响茅洲河全流域污染治理攻坚战。按照计划,深圳市在未来两年将累计建成1155公里污水管网,基本完善全流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基本完成支流河道整治,建设144公里生态驳岸,新增污水抽排能力243立方米/秒,构建形成防洪排涝骨干体系。东莞市也将投资近23亿元启动茅洲河综合整治五项重点工程共16个重点项目。两市领导表示,力争到2017年茅洲河实现不黑不臭。
2014年珠江干流水质评价总河长2229公里,全年Ⅰ~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总河长的89.4%。数据是枯燥的,也是有力量的。它反映出“绿色珠江”正从愿景逐步变成实景!
站在广州港的南沙港区,只见海蓝天高,吊机林立,一艘艘来往世界各国的巨轮正大进大出,由东江、西江接驳而来的货船也正在忙碌着装卸转运,好一派繁忙景象。
依托这个雄踞在珠江出海口的深水良港,借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之东风,泛珠三角的合作大幕又开启了。 (执笔:本报记者 庞彩霞)
(详细报道见十四、十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