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办主任的一天
本报记者 黄俊毅 拓兆兵
马希丰(左)在王团镇村民家询问移民搬迁情况。本报记者 拓兆兵摄

12月12日,星期六,宁夏同心县大雪纷飞。虽然是周末,又是下雪天,但马希丰一大早就踏着积雪出了门。同心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全县总人口39.85万,贫困人口就有9.4万。多年来,同心县先后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退耕还林、秦巴项目等一系列工程,但因自然条件恶劣,不少群众仍然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马希丰是同心县扶贫办主任,心里着急呀!

上午,马希丰赶到移民项目规划站督查云信息采集、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帮扶责任卡完成情况。目前,全县13个乡镇已基本完成这项工作。马希丰仔细浏览了一遍,发现有些乡镇、村完成得非常好,电子版和纸质档案项目指标、逻辑关系基本没有问题,但也有一些乡镇、村填写不够规范。

目前,按上级部署,同心县已完成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精准扶贫就得弄清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是什么、如何有针对性地帮扶。这项基础性工作很重要。发现问题,马希丰坐不住了,他立即给填写不够规范的乡镇有关负责人逐个打电话。

“下周一上班时再说不行么?”“不行。”马希丰等不了。7年前,他来到王团镇刘家川村王彦祥家。家里来了客人,王彦祥的妻子却围着破被子,坐在土炕上。后来,村干部告诉他,王彦祥家只有一条像点样的裤子,两口子出门轮流穿。“老百姓这么苦,我作为扶贫干部,一定要帮他们脱贫致富。”马希丰在心里对自己说。从此,马希丰完全没有节假日概念。

王彦祥穷,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极端干旱、山高路险。遇上气候极端的年份,当地甚至一年到头无雨。春天播下玉米,如果能下点雨,保住了苗,秋后就能有收成;如果没保住苗,下一年就没饭吃。极端干旱、土地贫瘠、生态脆弱、民生艰难,在同心县,像这样的贫困村有很多。比如田老庄乡席家井、席家山,一下雪就断交通,一断就至少20天;田老庄乡梁家川的土质虽然不错,但是地震不断,2010年5月27日至6月1日,竟然发生了110次有感地震。对居住在这种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群众,惟一的办法就是按中央的部署,实行生态移民搬迁脱贫。

给几个乡镇有关负责人打完电话,已经到了午饭时间。简单吃罢午饭,马希丰开始审核全县各村上报的移民对象材料。为做好移民搬迁工作,马希丰走遍了全县实施移民搬迁的100多个行政村,熟悉每个村的情况。仔细一研究,他发现问题不少,主要是违规分户:有的户是重户;有的整户已搬迁,但没有迁转户籍。移民户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大多都是过去遗留下来的,如果不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整顿,不但人口数据不准,还会给后续扶贫工作带来很多麻烦。马希丰不住盘算着,周一上班后怎么安排解决违规分户问题。

作为县扶贫办主任,马希丰可没少为生态移民搬迁操心。老百姓虽然都知道家乡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但搬出世代居住的故土总有些舍不得。为此,马希丰挨村挨户三番五次做思想工作。

看完移民对象材料,天已经黑了。晚饭后,马希丰开始草拟全县“十三五”移民规划。自治区发改委领导要求,该规划要于12月14日上报。规划不但要算人口账、土地账、水资源的账,还要算好投资账。点往哪里布,规模定多大,上哪些建设项目,都需要写得清清楚楚。草案起草完,已经到了深夜一点钟。走在回家的路上,迎着飘舞的雪花,踏着厚厚的白雪,冰凉的夜风吹走了马希丰身上的倦意。

短短8年间,马希丰帮11万贫困群众从穷乡僻壤里搬迁出来。他提出“观念+生态+产业=富民”的当地扶贫工作新思路,牵头推出了“七大产业促增收,七大工程保脱贫”的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同心县以下马关镇为中心,在生态移民区、旱作区以及河西镇发展有机枸杞10万亩,年产值达10亿元,成为拔“穷根”的支柱产业。移民群众拔掉了“穷根”,很快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年10月1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揭晓,马希丰获得感动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