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中国梦为统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金里伦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引领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面对团结亿万人民共圆梦想的崇高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做好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确立了战略方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方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它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强调二者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居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向实现中国梦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全面深化改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关键位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必须以改革为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只有靠法治,才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根本性、全局性、持续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前提条件。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全局、着眼未来,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对如何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作了创造性回答,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战略目标,制定了战略举措,勾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必将使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总体思路更加清晰,战略举措更加有效。

实现伟大的梦想,要一步一步走出来、一个一个关隘迈过去。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爬坡过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分地域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又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做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80位左右,全国仍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出硬招、实招和新招,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眼下最需关注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方向问题。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是要走“回头路”,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因此,要对“一切向西看”、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等观点旗帜鲜明地说“不”。另一个是落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是全党的首要任务之一。现在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对改革举措落实不力,甚至阳奉阴违。有些干部认为,“改革出头鸟”不好当,利益调整错综复杂,牵一发动全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致强烈反对甚至群体性事件,把“乌纱帽”搞丢了。因此,要采取措施,使积极推进改革者受到重视和重用,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当前,仍然有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拍脑袋”作决定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相当普遍。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注意处理好立法与改革的匹配关系。改革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同时,改革也往往意味着要冲破既有规定,这就要求立法工作本身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要适时清理旧的法律,修改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使法律成为改革的保护者、推动者;还要加强释法和法律宣传工作,把违法和改革失误准确地区分开来,对一些需要试点的改革领域开“绿灯”,在改革中推进法律完善。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巨大成绩,要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如今,有一种说法认为,反腐要适可而止,否则会损害经济发展。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横下一条心,在“严”字上铆足力气、下足功夫,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更伟大的征程正在我们面前展开。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必将赢得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拥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