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国运变化 发时代先声
本报记者 李万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战文艺成为一支特殊的、重要的、不可抵挡的战斗力量,在唤醒民众、鼓舞斗志、团结教育人民、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指引下,广大戏剧工作者对群众的欣赏习惯更为关注,戏剧工作者和音乐工作者相结合,从创作秧歌剧起步进而创作出了以《白毛女》为代表的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歌剧,迎来了我国新歌剧的诞生。”中国剧协顾问、著名剧作家胡可认为,这是我国戏剧在抗日战争中最大收获之一。

“延安时期开辟了一个阳光灿烂的面向时代、面向人民的新文化、新美术,这在中国美术史上从来没有过。我们这代人就是继承着这种传统、在这种感动之下开始了一生的创作。”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美术家侯一民说,“文艺工作者面临着怎样让后代了解历史,了解一代又一代人为什么前仆后继,从情感上成为真正的中国人。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从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战争保家卫国,到贴近人民、积极为时代鼓与呼,无数文学艺术工作者勇担书写时代、讴歌人民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用一腔热忱、饱含无限爱国激情的笔墨,用鼓舞士气、充满时代精神的旋律,用张扬个性、独具舞台张力的艺术表现方式,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历史洪流之中。

通过对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旋律、思想内容、社会作用的梳理,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指出,抗日救亡歌曲和时代、社会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天然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而如今,隆重而又丰富的纪念活动有力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在重新审视和发现历史的同时,抗战题材和文艺创作再次被拉到文艺舞台的中心,接受人们的审视、品评,并被给予新的期许。

“长期以来,抗战题材的创作一直是我国文艺创作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和新的生长点,那些最优秀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检验之后已经家喻户晓,并载入史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有少数“神剧”令人倒胃口,但从整体来说抗战题材创作继续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

与此同时,李准认为,与抗战暨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历史本身相对照,与当今反对军国主义、新法西斯主义复活的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相比,抗战题材创作还需要继续作出多方面的开拓。

著名导演高希希则指出,目前我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题材影视剧在价值观引导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世界同期的反法西斯战争题材影视剧相比,在战争的反思和人性的挖掘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他认为,应该逐步从抗战转到反战的层面,加大对战争的反思,加大对反战思想的表达,从更深层次去揭露战争的残暴本质,从而唤起观众内心对国家与和平真正的热爱。

战争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教科书。重温历史,无数进步的作家艺术家与祖国共存亡、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铸就了我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将担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继续书写人民,记录时代,树起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文化旗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