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医生董步英、董永谊父子:
传承百年好家风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郭海凤
董步英在给村民看病。 郭海凤摄

冬日的晨光不疾不徐打下来,把甘肃灵台什字镇梁家咀村包裹在一片静谧中。

村口几间干净利落的平房是村里的卫生所。卫生所的主人是两位“董医生”,“老董医生”董步英今年已70岁,行医47年;“小董医生”董永谊也年过不惑,两位董医生是父子俩。

董家自清朝末年便开始从医,董步英的太祖父董发海骑着小毛驴走村串户为孩子们“种牛痘”预防天花,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花儿匠”。百余年来,一代代“董大夫”传承祖上衣钵,接力行医乡间,守护群众的健康,受到当地村民的爱戴。

“花儿匠”走红乡里

“听爷爷说,在1890年左右,什字塬正值天花流行,群众非常恐慌,我太爷爷董发海靠学得的种牛痘技术帮助周边的孩子们预防天花,‘花儿匠’也由此得名。”董步英向记者讲起家中的故事。

董发海生于1871年,从小学习中医,之后便以为乡亲们看病为生。一年冬天,在出诊回家的路上,他遇见一位陌生人躺在路边呻吟,便将其带回家悉心调养痊愈。这位病人为表达感恩之情,将自己擅长的种牛痘医术传授给董发海。

“十个天花九个死,剩下一个成麻子。”这是当年的俗语,足见天花的可怕。董发海因为从天花的阴影下救了很多人命,名气传遍周围的三塬(什字塬、星火塬、太平塬)两川(达溪河川、黑河川)。

那些年,董发海种一个痘收五升麦子,往往春天种了痘,等人家秋天有收成了才收麦子;遇到实在困难的人家,就免费种。他总是说,“只要娃娃健康就行”。

随着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上世纪30年代,乐善好施的董发海又出资修建了董家村小学。

好家风传承百年

董发海在为孩子们种痘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接种和儿科临床经验,他将这些医术传给了儿孙们,也将他的医德和为人之道传了下来,他告诉孩子们,“守护乡亲们的健康,是医者的本分”。

董步英的爷爷董耀林继承了董发海的医术,一生行医乡间。父亲董维芳亦是继承祖业,早年便开始行医。1946年前后,董维芳在行医中,遇到了远房亲戚徐正兴。徐正兴是位共产党人,在其影响下,董维芳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地下党”。之后,他便以给人看病、种牛痘为掩护,在什字、上良等地从事党组织工作。

对于祖父董耀林、父亲董维芳,董步英至今仍记忆清晰。因父亲常年在外工作,董步英的医术大多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常常是在挑着灯的夜里,爷爷躺在土炕上细细给他讲治病方法。每每出诊,爷爷也总带着他,并传授了许多妙方。父亲董维芳虽然没有做专职医生,但不改自己“悬壶济世”的本色。他在子午岭劳教农场担任党支部书记时,曾遇肠道传染病盛行,引起群众巨大恐慌,便提出在饮水中加入药粉消毒,控制了传染病的大肆扩散,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上世纪80年代,天花病毒绝迹,董家不再是“花儿匠”,但祖孙几代行医济世的传家之本依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董步英坦言,好的医术、家风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他还会好好传承下去。

接力守护乡亲健康

董步英是第四代“董大夫”,他23岁便取得从医资格,还曾赴甘肃平凉卫校进修。1970年,他回村办起梁家咀村卫生所,成了该村建国后首位正式村医。此后,村里老小的常见病诊疗、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等便由他负责。

从医近半个世纪,村里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小孩,几乎都找他治过病。同村的75岁老人董四贵一直记得董步英的好。多年前,董四贵患了牙疼病久治不愈,后经董步英几次施灸,就再也没疼过。邻居曹志峰一家说起董步英感激有加:“小孙子有时半夜生病发烧,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披着衣裳就过来了,没少给我们救急……”

从医多年,董步英获得的表彰奖励数不胜数。如今,他又将“接力棒”交给儿子董永谊。董永谊从小接受父亲言传身教,并于1993年考入灵台卫校接受系统学习。祖辈都是成名的大夫,董永谊立志同样要做一名优秀的医生。他和父亲一起经营村卫生所,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薪火相传的“董氏”从医所恪守的原则:一切为了乡亲。

什字中心卫生院是什字镇所有村卫生所的业务指导单位,谈起董步英父子,院长李建勋告诉记者,“他们是最尽责的村医。从专业角度说,他们父子的医术很不错,特别是在中医治疗儿科疾病方面造诣很深;从履职来说,无论是常见病诊疗,还是日常预防接种等,做得都很到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