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5年中国系列重大外交活动的收官之作,习主席此次非洲之行也是近年来中国对非级别最高、涉及面最广、分量最重的外交行动。这次访问的“重头戏”——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对于提升中非合作水平、深化中非传统友好和互利合作、推动中非共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必将成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中国致力于实现非洲的自主可持续发展,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中国通过援助和融资在非洲已建和在建铁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累计已经为非方培训各类实用人才超过8.1万人次。
作为推动中国与非洲实现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非合作论坛加快了中非之间互利互惠、密切依存的进程。
本次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两个成果文件。这两个文件对未来3年中非各领域合作进行全面规划,也为未来双方建设性的交往确定了议程。
全面合作 持续升级
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为非洲经济成长带来了巨大机遇。非洲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自2012年以来,中国对非洲商品市场开放力度加大,已经给予约30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零关税待遇,有效推动了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商品出口。
中企投资为非洲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中国也致力于帮助非洲突破发展瓶颈。如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此前曾多次视察由中国援建的、连接东部非洲六国的蒙内标轨铁路。他高度赞赏该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东非地区一体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开展对非和平安全合作。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向非洲派遣维和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还积极落实“中非和平安全伙伴倡议”。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大会议期间宣布,今后5年中国将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中国为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此前撰文指出,在支持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战役中,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写道,中国累计援助了7.5亿元人民币,在西非国家援建诊疗中心和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还向疫区国家派出了上千名卫生官员、临床医护人员、流行病学专家等,并为西非国家培训了上万名卫生和检疫人员。
战略对接 梦想相连
中国正在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正朝着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所确定的目标,向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迈进。中国梦和非洲梦理念相近,目标相似,内涵相同,双方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题为“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的致辞时指出,当前,中非都肩负发展国家、改善民生的使命。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正处于工业化的兴起阶段。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拥有助力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物质优势,更拥有支持非洲发展强大的政治优势。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优势互补,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习主席在致辞中还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国将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着力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中非产能合作是促进非洲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推动中非发展战略对接的有力抓手。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具备为全球提供先进装备和产品的生产能力;非洲人口红利巨大,是接受外来产业转移最理想的承接地之一。
目前,中非产能合作已根据非洲国家区位优势、发展潜力、经济互补性等因素,选择了南非、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四国先行先试。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举办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展上,中国优质装备首次集体亮相非洲,成为本次峰会一大看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开展对非合作时一直秉持正确义利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绝不会走强取豪夺和掠夺式开发的殖民老路,也绝不以牺牲非洲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
展望未来,在“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理念指引下,随着中非合作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非关系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文/本报记者 经 凯 蔡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