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粮食出现产量增加、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三量齐增”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专家认为,解决粮食高库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只考虑采取消化某一品种粮食高库存,不考虑解决高库存的形成机制,粮食问题还会周而复始发生
在12月5日于北京召开的“2015中国粮油财富论坛”上,有专家判断,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正面临改革开放之后又一次的全面性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粮食库存增加,供给压力增大,必须用市场机制来化解当前困境。
当前我国粮食库存高企、供给压力增大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是国内粮食连年丰收;二是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导致粮食大量进口,今年粮食进口量预计达到1.25亿吨,严重冲击国内市场;三是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消费不旺,出口受阻,粮食有效需求低迷。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提出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国务院参事刘坚认为,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国家应该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
有关部门也尝试通过建设仓储设施、跨省移库等措施解决仓容不足、农民卖粮难等问题。但是,在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的大背景下,在市场全球化的条件下,解决高库存和供给压力大的问题,仍然是当前我国粮食面临的大问题。控制粮食进口不是有效的办法,通过补贴出口强制实现国内供给平衡难度很大。有专家认为,调整种植结构是当前解决粮食高库存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在稳定水稻和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在河北地下漏斗区和南方重金属超标地区实行休耕,在“镰刀弯”地区推进休耕轮作,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认为,解决高库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只考虑采取消化某一品种粮食高库存这样一种思路,不考虑要解决高库存的形成机制,粮食问题还会周而复始发生。我国现行的粮食价格政策既要保供给、促进粮食生产,又要保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种政策在粮食供给相对紧缺时,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是在粮食供给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矛盾。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家启动粮食政策重要改革的一年。实际上,从去年以来,国家就开始对现有粮食价格政策进行改革,去年开始试点推行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今年不再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格,调整油菜籽临储收购政策,并且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格。可是,由于多年来连续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已经形成对现有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形成的路径依赖,今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下调,引起粮食市场强烈反应,造成粮价短暂波动。程国强认为,如果国家在实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时,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有可能导致粮食产能向没有调整的品种转移,造成其他粮食品种的过剩。
因此,目前的粮食价格政策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要实行定向施策,价补分离,针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政策。要推动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必须建立配套的政策,建立粮价改革利益补偿机制,使种粮农民在改革中利益不受损。要创新粮食调控机制和体系,要推动政策从目前价格支持直接干预为主导的“增产取向”,向以价格分离、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供求基本平衡转变,形成以政策补贴为基础,预期引导、风险管理、储备调控、贸易补充等工具相结合的新型调控体系。
刘坚认为,在粮食的生产流通中,要提高粮食生产流通信息预测的准确性,要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
链接:
“镰刀弯”地区
“镰刀弯”地区是农业部首次提出的区域划分,一方面是借鉴钢材加工中的专业术语,另外也是该区域的一个形象说明。
“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以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也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