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读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破人才的“身份界限”

11月9日《经济日报》刊登的《“金牌”工人是如何炼成的》一文,讲述了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巨晓林,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高级技师的故事。这对于我们铁路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随着中国制造的高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铁路企业培养实用专业技术型人才,整体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很有必要。

首先,要从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和双向选择,不以资历、学历、年龄和身份为准绳,真正形成“公平竞争、重视绩效”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挑选和引进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其次,要在科学的绩效考核上精准发力,按照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测评,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能力测评。打破人才培养和重用的“身份界限”,创新培养方法,以一线工人为主线,倡导“自主学习、自行研究、自主开发”的体验式培训方式,让实用的“土专家”成为“技术大咖”,做到能者有其位。

再次,要在使用中留住人才,建立健全员工薪酬与市场水平、岗位价值和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等弹性浮动机制,体现收入、贡献与回报的合理匹配。同时,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为员工提供成才的环境。

(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 余元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