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湖北省孝感市朋兴乡的丹阳博物馆看到,来此领略楚北独特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向设在城市里的历史博物馆,如今成了农村的新景观。
“协调城乡发展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朋兴乡党委书记吴华国介绍说,立足本土民俗文化、产业优势,朋兴乡在107国道沿线建设工业园,在挂口社区和百年老集朋兴店建设具有楚北民俗风格的丹阳古镇发展商贸旅游业,在上魏湾打造民俗文化村,分别建成了城市、城镇、农村三类新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湾里接通了闭路电视,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吃上了自来水,开起了农家乐,城里有的,我们一样不缺!”谈起身边的变化,上魏湾居民黄爱芬脸上挂满了笑容。
近年来,孝感市在建设“1+8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过程中,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服务与农民共享,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孝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只有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把农业开发点壮大为经济发展面,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告诉记者,坚持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环境建设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五化同步”,孝感探索出了一条“全域规划、产业支撑、设施延伸、服务覆盖、文明生态、治理创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孝感市编制并实施“全域孝感”总体规划,将紧邻武汉的区域建成以航空、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端商住为主的临空经济区,同时建设集行政、文化、金融、商务、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东部新城区和孝南新城区,实现基础设施同城化、资源配置一体化,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重点开发建设30个镇,100个农村新社区,明确全市2.3万多个村湾的发展方向,超前规划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统筹城乡发展还需培育有竞争力的城乡产业体系作支撑。孝感市通过实施百家骨干企业提升、千家中小企业成长、万家小微企业孵化“三大工程”,推进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纸制品、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新能源等2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08家,高新技术企业125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219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9∶1,居全省前列;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社总数全省第一;开展“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市场主体突破30万家。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去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9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孝感通过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等方式兴建基础设施项目,提高水、电、气、交通、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程度,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强教育、卫生、文体、社保、安居、安全公共服务等向农村覆盖延伸,使村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近3年来,该市先后整合各类项目1184个、资金123亿元,实施农田整理61万亩;疏挖塘堰2600多口;建设保障性住房10.2万套;延伸供气管网71公里;解决安全饮水88.6万人;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客车通村率达98.1%;打通农村宽带“最后一公里”,三分之二的行政村通光纤。
孝感市市长滕刚说,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经济发展。去年,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武汉城市圈第二位;孝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3∶1,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间的“鸿沟”正逐渐消失;全市农村劳动力向外地转移规模呈“回流”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向外地转移123.8万人,比2011年少转移1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