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昌黎西山场村:
醉在葡园不思归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刘艳丽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村民热情好客,让我们这些从喧嚣的大城市里来的人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安逸和宁静。”北京游客王先生说。

11月上旬,《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河北省昌黎县葡萄沟景区,虽然天气已经开始寒冷,但仍然有不少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游客到此观赏这里的生态美景,品尝葡萄美酒,这里就是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的一张四A级亮丽名片——葡萄沟。

在葡萄沟景区所在地西山场村的村民中心里,村支书记赵海春告诉记者:“西山场村是依一条大山深处的大沙河岸而建的小山村,常住农户125户450人,耕地面积165亩。以前由于村庄耕地少,土壤贫瘠,村里面貌相对落后,村民生活十分艰苦。”

为改变落后的村庄面貌,西山场村村民结合山区特点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葡萄,既美化环境又有了收入。环境的改变和收入的增加更加激起了村民们的信心,他们不再满足于在自家庭院搞种植,纷纷将山间沟壑里荒芜多年的土地开垦成梯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见缝插针地种植葡萄。久而久之,西山场村形成了一道道、一层层用葡萄架织就的翠绿天篷。

由于山区缺水,葡萄产量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昌黎县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发动村民出工出劳修建集雨水窖和蓄水塘坝。赵海春说:“目前村里已经兴建小型集雨塘坝四道,蓄水面积5000平方米。村民们还自筹资金修建了集雨水窖300座,蓄水量基本满足山场灌溉需求。”村民王英祥家里有7亩多葡萄地,建了5座水窖,一次的蓄水量能达到500立方米,充足的灌溉使得葡萄长势很好,每亩葡萄的产量能达到2000至2500公斤,按每公斤7元的价格计算,一年下来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

从葡萄地出来,记者走进一处农家乐,别致的小楼里打理得干干净净,房间内空调、电视、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女主人马凤伟说:“村里环境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我家开了农家乐,还做葡萄酒,建酒窖,收入年年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

她家开办的翡翠轩饭庄是村里最早的农家乐之一,10年间已颇具规模,接待能力达到100人。从餐饮、住宿、采摘到品酒、卖酒,翡翠轩的农家乐内容不断丰富。让马凤伟没想到的是,最初只是自家酿造供自家饮用的酒,如今竟受到了游客的欢迎。她家的自酿葡萄酒产量从最初的一年三五斤,扩大到现在的4000多斤。为了更好地储存这些红酒,她家还建成了葡萄沟第一个家庭酒窖,不但存酒,更成为了游客参观、品酒的好去处。

优雅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使葡萄沟成为全国有名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河北省30家乡村旅游景点之一。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大樱桃、核桃、梨等果树面积达150亩,林地面积9000亩,森林覆盖率95%,每年接待来此踏青赏花、观景摘果的游客达40万人次。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