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 生态是金
河北承德境内金山岭长城。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北京延庆、密云与河北张家口、承德共同打造首都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 本报记者 高兴贵摄
江西万年县湖云湖美景令人陶醉。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吸引大批候鸟前来过冬。 徐声高摄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天池景区仲秋美景诱人,吸引众多游客拍摄。 本报记者 李己平摄
内蒙古额济纳旗金黄的胡杨、湛蓝的天空、澄碧的湖水构织成一幅绝美的秋景图。 苗 琴 摄
湖北兴山县近年来对香溪河、古夫河等流域进行综合防护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保库区一汪碧水。 言 午摄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湖植被茂盛,晨雾下变幻万千。
本报记者 张丹青摄
位于青海的八一冰川基本保持了冰川的原始面貌和自然生态环境,这里蓝天、白云、冰川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本报记者 马玉宏摄
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边久苗圃一角。山南地区通过实施区域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本报记者 代 玲 摄

大美中国气象万千,不仅有波光粼粼的湖泊,多姿多彩的山川,还有生机盎然的森林,一望无垠的草原,带给生活其间的人们以美的享受。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推进更具系统性、整体性,统筹保护自然生态各要素,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十二五”时期,我国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体系,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4.8%。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并在内蒙古等地开展试点,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此项工作列入省级政府任务。

建设美丽中国,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国已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等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市(县、区)开展生态市县建设,已有92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命名,建成4596个生态乡镇,涌现了一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文/本报记者 乔金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