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海固、甘肃河西、甘肃定西,地理位置相邻,通常统称为“三西”,是我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如何在这一“苦瘠甲天下”的区域开展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效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打了一场持续的攻坚战——
昔日要饭村,如今变小康。这是国庆节前夕《经济日报》记者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驼巷村见到的情景。改革开放以前,驼巷是远近闻名的要饭村,每年青黄不接时,全村600来户人家,有300多户出门要饭。2014年,驼巷村人均收入6870元,大幅超越国家划定的贫困线,一举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最近几年,像驼巷这样脱贫摘帽的贫困村,在“三西”地区数以千计。
“三西”苦瘠甲天下
“讨饭的比买饭的多!”上世纪70年代末,原国家农林部部长杨立功到“三西”地区考察,在宁夏同心县县城的一条街上,就见到100多个要饭的村民,颇感痛心。
“三西”地区是中国最穷的地区之一。198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宁夏西海固贫困人口占比高达74%,甘肃河西、定西这一数字更是高达78%。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人均年收入只有50元至60元。
“三西”为何那么穷?不是百姓懒惰,而是因为自然条件太恶劣,靠天吃饭的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
走在“三西”山壑间,满眼是层层叠叠的黄土坡和坍塌废弃的窑洞。在公路边修车,有时麻雀会抢喝盆里的柴油。这样稀奇的事,主要是因为这里严重缺水。缺到什么程度呢?不妨看一组数据: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28%,“三西”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4.35%。当地年均蒸发量高达2000多毫米,降水量普遍只有200多毫米,且集中在7月至9月。遇上气候极端的年份,甚至一年到头无雨。“春天播下玉米,如果能下点雨,保住了苗,秋后就能有收成;如果没保住苗,下一年就没饭吃。”驼巷村特困户张彩霞说。
极端干旱,土地贫瘠,民生艰难,是“三西”地区千百年来的写照。30多年前,联合国官员来到“三西”地区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这里不适宜人类生存”。
1982年底,中央决定将“三西”地区设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扶贫开发实验地。经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先进适用旱作农业技术,到上世纪末,“三西”地区群众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到2010年,宁夏西海固农民收入提高到3415元;到2012年底,甘肃定西、河西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3747元。
30年来,“三西”地区扶贫成就举世瞩目,但仍有数百万人未脱贫,一些刚脱贫的群众因灾、因病、因子女上学等原因再次返贫。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石山区、深山区等地区。“这类地区是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精准识别贫困户
“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就能够脱贫致富,而现在减贫难度越来越大。要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只有这样,脱贫成效才能精准、才能巩固。”刘永富说。
“三西”扶贫攻坚正是在精准上发力,其中,识别贫困户是基础工作。宁夏将贫困人口识别细分为十步法:户申请、组提名、入户查、村初评、乡复核、县审批、三公示、一公告、系统管、动态调。
例如,所谓入户查,就是在农户申请、村组提名之后,村委会组织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入户调查表。
调查以什么为依据呢?
“一看房,二看牛和羊,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儿女上学堂。”在西海固地区的乡村,只要提起贫困户识别口诀,人人都能脱口而出。
甘肃则创造了“五步识别法”:农户报,社(村民小组)内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级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社内提出的初选名单,由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确定贫困户备选名单,再由村社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采取“一问二看三算账”的办法确定,即:一问收入状况,二看家庭情况,三算账分析符不符合贫困户标准。
虽然具体做法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宁夏还是甘肃,都对识别出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录入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按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脱贫销号、返贫挂号。到2014年底,甘肃定西、河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254万,宁夏则识别出贫困人口80万。
产业扶贫作支撑
减贫脱贫要取得长效,一定要以产业发展作支撑。“三西”地区在扶贫攻坚中,尤其注重发挥产业的“造血”能力。
在宁夏华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位于西吉县将台乡西坪村的万亩蔬菜基地,宽敞的大棚里,十几位妇女正分拣刚收获的西红柿。华林公司是西吉县依托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平台,于2008年引进的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运用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采取“公司+土地合作社+农户+基地+科技+物流+市场”的一体化经营方式,带领当地及周边农户大力发展绿色冷链蔬菜种植业。
30岁的贫困村民凌佳燕在华林公司基地干活,每月能挣2600元,去年一年挣了3万元工资。她家5亩田,全部流转给华林公司,每年还能拿到3000元流转费。有凌佳燕一人在这里干活,全家就脱贫了。华林公司副总经理徐金国说,公司有偿流转耕地1万亩,涵盖48个村民小组826个贫困户4116人,常年雇佣员工87人,季节性用工8000多人。这意味着,一个华林公司就带动了数以千计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眼下,甘肃省静宁县城川乡高湾村群众正收获着产业扶贫的累累硕果。村民方凡弟去年仅种苹果一项就挣了18万元。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说,目前,全县苹果种植已发展到100多万亩,年产鲜苹果50万吨,产值20亿元。农民年人均苹果收入达320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富裕起来的高湾村在视野开阔的东山梁新建了摄影观景台,打造悬挑式摄影基地,计划发展果园观光旅游。
整村推进促脱贫
“原以为我这辈子只有住土坯房的命,没想到还能住上红砖大瓦房,用上太阳能热水器。”坐在整洁宽敞的新房堂屋里,张彩霞看着自家摇摇欲坠的旧土坯危房照片,不禁感慨万千。张彩霞的丈夫患有严重胃病没有劳动能力,3个孩子还在上学,经驼巷村初评、张易镇复核、原州区审批,又经过公示、公告,被确定为特困户。
驼巷全村687户,其中贫困户260户,其中张彩霞这样的特困户有30户。2014年3月,张彩霞家被列入危房改造计划,政府按自治区统一标准,帮她建起54平方米的新房。新房铺了地板砖,安装了防盗门、塑钢窗、太阳能热水器,还配套建了一栋60平方米的羊棚。“新房总造价5.96万元,我自己只出了1.4万元。”张彩霞说,这样的房子如果自己盖,至少要7万元,因为政府大批招标,造价降低了不少。鉴于张彩霞家缺乏劳动力,驻村扶贫干部建议她发展养殖业。政府按每只羊500元的标准,给她家补了12只羊。张彩霞估计,今年自家纯收入能有两万元。
不仅是张彩霞家,整个驼巷村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坑坑洼洼的黄土村道如今都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土坯房、土窑洞都改造成了红砖大宅院。这一切,得益于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宁夏区扶贫办宣传教育处副处长高海林说,宁夏把整村推进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力量集中到村,措施精准到户。所有贫困村、贫困户都建档立卡,每个村确定一个帮扶单位,派驻一个驻村工作队,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工程,捆绑资金,定向攻关,对扶贫对象进行个性化扶持。高海林说,“集中力量,不撒‘胡椒面’,按村均投入1000万元的标准,对全自治区500个重点贫困村精准扶持,3年内力争全部脱贫摘帽”。
整村推进作为扶贫的一条重要经验,也在甘肃得到很好的贯彻。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说,全县共有贫困村150个,自今年起,到2017年计划新发展果园10万亩,建成养牛小区27个,发展养殖大户5100户,每年推广种植旱作农业45万亩、大蒜4万亩。到2017年,贫困村果园面积将达到42万亩,人均2.5亩。届时,全县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100元,可全面实现整县脱贫。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三西”地区扶贫开发现场会议上了解到,经过扶贫攻坚,甘肃河西、定西贫困发生率已由1982年的78%下降到目前的21.5%,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发生率已由1982年的74%下降到了目前的17.4%。曾经苦瘠甲天下的“三西”地区,山开始绿起来,群众腰包逐渐鼓起来,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