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读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共筑强国梦
上图 9月21日,山东省滨州高新区举办工匠大赛。图为愉悦家纺蓝领工人在进行技能比武。 初宝瑞摄
上图 9月26日,湖北恩施市沙地乡供电职工正在进行低压电缆头制作并接入控制箱竞技。该市通过开展职工技能运动会,提升职工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谭 华摄
左图 9月29日,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工人测量轮毂尺寸。该公司以“创新、专业、卓越”为追求,通过开展技能大比武、产品质量大比拼活动,引导员工从细节入手,对产品精益求精。 邓国丽摄

编者按 一部题为《大国工匠》的专题片在央视热播,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一些读者来信提出,在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发扬工匠精神,提倡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用创新与品质托举制造强国的梦想。

培育“大国工匠”助力中国制造

我国凭借巨大的制造业总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然而当前传统制造业面临发展速度减缓、转型升级任务紧迫的课题,企业家创新意识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人才队伍质量不高、创新型人才缺乏更是成为制造业转型的瓶颈。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一是攻关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据统计,世界上迄今为止存在200年以上的企业一共有5586家,其中日本有3146家,而中国仅有9家。这些200年以上的企业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有自己的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的背后,是工匠精神的支撑。要建设“制造业强国”,关键的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只有掌握了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才能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应通过系统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用优质产品抢占市场。

二是精益求精,提升产品品质。工匠精神,就是不断地追求至善的境界。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本领,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国制造虽然“价廉”,但粗糙山寨、抄袭模仿也使之背上了“质低”的名声。同类型的产品,我们虽能做出,却往往差在细节,只能沦为低端。要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就是让产品从“将就”走向“讲究”,把“差不多的90%”提高到“能更好的99.99%”。而这一切,都需要生产线上每一位工人的专注和坚守,需要更多大国工匠的支撑,需要工匠精神来雕刻。

三是聚焦主业,增强发展后劲。古话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任何一个事情重复去做,就能成为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能成为赢家。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暗流无处不在。制造业企业必须沉得下心,做强主业,做精产品,不断推动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效益型转变,才能获取更多更持久的发展红利。

(江西省上犹县委 张 鸣)

创业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

当前,创新创业大潮涌动,“互联网+”风生水起,大批创客跃跃欲试。其中,既有脚踏实地的深耕者,但也有幻想借互联网的东风,“抄一把就走”之人。与此相对照,很多产品往往火一阵子后,就再找不到踪影。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大连市高新区众创空间考察时表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要有别具一格的创意思维,抓住市场的新需求,还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细节和质量,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开发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优质产品。这为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明了方向。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不仅仅以赚钱为目的,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事实上,工匠精神的核心有两点,热爱与精细,恰好对应了当下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需要的绝非粗制滥造的眼前一亮,而是经得起时间与实用考验的物超所值。

用热爱激发创业动力。“爱一行,干一行”,这种热爱不是单纯的一时兴起,而是包含着责任、敬业、耐心的优秀品质。很难想象,一个对自身行业毫无感情的人,能够做出什么让行业满意的作品。只有与热爱同行,创业方能更添助力。

用精细打造创新品质。创业创新的蓝图需要一丝不苟地铺就。品牌建立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优质产品的打造过程,近乎苛刻地自我加压使之走在同行业的前列,并不断创新使产品臻于至善。有了过硬的产品,品牌自然就有了,而这个过程的背后是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创造者。对企业来说,只有借助工匠精神这一灵魂,才能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站稳脚跟。

(江西省余干县 周锋荣)

让工匠精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积极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事关中国梦的成色,意义非凡。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需要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倡导和弘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是要让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工匠精神成为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可见,工匠精神是一种强国富民的精神动力。要实现“强国梦”,需要从启迪精神内核入手,弘扬和放大工匠精神的能量,在全社会形成敬重产业工人、崇尚创业创新、追求极致、敬业报国的氛围。如果各行各业都以追求极致、做到最好为目标,便能有力助推经济发展,加快全社会凝神聚力共圆中国梦的进程。 

二是要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教育是根本。要让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让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更大的分量,让实践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样,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三是让“工匠精神”变成现实生产力。制造强国必须依靠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依靠高素质的大师级工匠人才。应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中国工匠的形象,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用务实的理念培养更多“好工匠”,用制度和法律保障来激发追求极致、奋斗创新,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坚强支持。

(山东省梁山县委 郝美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