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色金属企业抱团出海“走出去”
本报记者 杨国民 实习生 张雅琪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企业和人物”表彰大会上,出席会议的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效益下滑,但未来“走出去”发展前景广阔,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抱团出海、防范风险、创新模式、承担责任。

此次获得表彰的山东魏桥、中国五矿等15家企业都是“走出去”战略的代表,不仅获得了一批新的资源权益,还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显著提升了我国铜、铝、镍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此外,这些企业“走出去”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不仅形成以工程换项目、以项目换资源的多样化资源开发模式,还具备多种融资渠道,而民营企业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海外有色金属矿业投资的新生力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有色金属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比全国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高2.7个百分点。同时,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了2949万吨,同比增长了9.4%。生产情况总体“平稳正常”,但是效益不佳、后劲不足。不仅行业利润增长水平远远低于产业增长值,规模以上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1.4%,利润仅增长5.6%,而且行业投资增幅也大幅度下降。

出现如此被动发展的局面,既由于“成本刚性上升,金属价格下跌”的双重挤压,也由于国内有色金属企业存在部分技术创新短板。“比如目前全球汽车铝板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我们作为铝业大国至今却没有一条国内企业投资的、成熟的产业化生产线。不是我们的装备不行,主要是技术储备不行,工艺控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表示。

“不过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有色金属产业仍然最有条件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一支生力军,那就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继续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陈全训强调。

作为我国“走出去”发展的先行行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如何走得好、走得远,依然是业界核心议题。“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正值低谷,产品价格与矿产资源价值双双缩水,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争取低成本掌握资源。”陈全训介绍。不仅如此,我国在有色金属矿业、冶炼和一些加工领域的装备和技术基础较强,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发达国家也愿意借助中国的装备和低成本优势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走出去”前景广阔,而在具体操作上却需理性对待。目前,企业海外开发仍面临经营、政治、社会、安全、环境等风险,有色金属企业应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社会、社区共同发展。针对部分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抬高资源合作项目的门槛,陈全训建议行业中一批转型早、转型快的企业依靠过硬的技术与产品,与其他企业形成共赢合作模式,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装备和技术组团输出。“单打独斗,互相拆台,外方会坐收渔利;形成合力,抱团出海,企业可共享未来。”陈全训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