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尔论剑:看“大象”如何起舞
本报记者 张 双

9月19日,“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探索十周年暨第二届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全球著名管理学家、研究机构专家、企业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之道——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关于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讨论从未停歇。传统企业如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真正转向创新驱动,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寄托了全球产业界对企业发展之道的探寻。

自2005年9月20日提出“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至今,海尔集团对于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已进行了10年探索。“人单合一”的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演进,海尔始终以用户价值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开放的创业平台。

商业模式创新让这家“大象型”企业迎着“互联网+”的春风翩然起舞,海尔集团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100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28%,成长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创业平台上诞生了2000多家小微企业,八成已实现年销售额过亿元。

“人单合一”进入2.0时代

张瑞敏:“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提出10年了,现在进入了2.0时代。“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双赢就是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其与传统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从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

在“人单合一”1.0时代,我们设想通过“市场链”的模式,把企业和市场连接到一起。企业确实应该和市场连接在一起,但实际上却是分离的。如果你问企业“你的客户是谁,你给客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很多企业都答不上来。为了建立这种连接,我们在企业内部划分了单位,使企业变成一个个自主经营体。但是,问题来了,因为受到原来组织机制、框架的限制,再往下走,必须要将原来的全部颠覆掉。“人单合一”2.0,就是要建立一个共创共赢的新平台。

穆胜:我们身处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人人创客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网络中的节点,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他人来实现共创共赢。但要让既有的科层制的组织动起来,首先要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驱动自己的节点去参与互联,这就是海尔“人单合一”的意义。只有“人单合一”,才能实现“共创共赢”。现代企业组织既要有在微观上激活创客的方式,也要有在宏观上构建生态圈的模式,这就是海尔的谋略。

海尔着力打造开放的创业平台,对内构建的是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的并联生态圈,驱动员工从雇佣者、执行者向创业者转型,实现“人人创客”;对外构建的则是共创共赢的用户圈,与利益攸关各方协同共创,共享满足用户需求的价值反馈。

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用能源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和信息互联网管理经济活动,提升效率。在这三张网叠加而成的超级网上,形成统一的技术平台,让所有的生产活动基于其上开展,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有更好的沟通,才是真正的“互联网+”。

过去的企业组织和生产组织都是垂直的、整合的、从上到下的、大规模集中的。未来,生产活动将变为分布式的、水平的、创造性的,形成很多自组织的节点。海尔正在积极融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主动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把企业的组织方式也变成水平的、分散式、节点式的。在海尔的平台上可以衍生出很多微小的企业,形成很多新的创新机制,活力很大。

传统商业模式必须改变

杰里米·里夫金: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买家、卖家、生产者、消费者的角色分工,新生的共享型经济将颠覆交互型经济模式,总的趋势是从拥有到分享到提取到使用,传统商业模式必须随之改变。

张瑞敏:中国过去没有自己的管理理论和模式,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学日本的精益管理,之后学美国的GE(通用电气),但是,学颠覆真的没有榜样。传统管理哲学认为管理三要素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工具。

共创共赢颠覆了传统模式,内涵主要有四方面:企业定位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价值导向从看有多少顾客买我的货转变为创造最佳用户体验;驱动力从按人定单,根据人的能力来制定目标,转变为按单聚散人,谁行谁来;企业发展目的则从追求自身赢利转变为使攸关各方利益最大化。

如此一来,对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两类人,一类是外部用户,一类是内部员工。我们以“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的“三化”战略作为颠覆传统的方式。原来的企业是一层一层的,现在变成平台了;用户个性化颠覆了产销分离制,把用户变成了商业模式的中心;员工创客化颠覆了雇佣制,员工转型为创业者、合伙人。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只是人类的食物,但从里面打破,一定是新生命的诞生。我们的任务是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孵化”出来,破壳而出。

王钦:海尔的探索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回归常识”。很多管理学教材第一章都是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是企业应该聚焦的管理问题吗?海尔“人单合一”模式聚焦人和单,探索员工和用户如何共同创造价值,并进行分享。海尔改变了四个字,上和下,内和外。以前所有的组织都是自上而下的,海尔解决的是自下而上的问题;很多企业都是自我封闭的,海尔却搭建了开放共赢的平台。

马歇尔·梅耶:我很赞同张瑞敏先生的一个观点,如果你原来擅长做一件事情,现在要做的就是摒弃它,去开拓另外一个领域。世界变化非常快,如果一直抱守原来擅长做的事,很可能就会被淘汰。海尔转型的精髓,并不在于拓展到很多不同的产业,也不在于把传统家电做成了智慧家电,而在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把一个大的企业组织变成了许多小微企业,每个人跟用户保持零距离,平台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持续性。

建立共创共赢生态圈

杰里米·里夫金:海尔正在把共享经济的理念付诸实践,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圈。未来,当共享经济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占据社会的主流,这种商业模式有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为其他企业所借鉴。

张瑞敏:海尔创业生态圈里面没有科层,只有三类人,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只是掌握和创造的用户资源不同。第一类人是平台主,他们不是领导,而是服务员,负责给生态圈浇水施肥。第二类人是小微主,就是在平台上茁壮成长的创业团队。第三类人,原来的员工变成现在的创客。所有人形成一个组织,齐心协力创造用户最佳体验。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圈,并联生态圈和用户圈。原来的企业是从上到下串联的,现在并联变成一个圈;外边是一个用户圈,代表用户形成的共同意见。两个圈最后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圈——达到用户最佳体验。

这个月的《福布斯》杂志刊登文章说,英国、美国、加拿大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加入到共享经济,而且预测12个月以后会翻一番。里夫金先生的预言快要实现了,过去,一个商品有没有价值在于能不能交换,共享经济将带来所有权向使用权转移,不交换也能产生共享价值。

马歇尔·梅耶:海尔的管理创新不仅是减少成本和应对竞争对手,更是关注用户,把所有的资源聚焦到用户需求上,再把这样的生态圈从内往外推,最终变成一个无边界的组织。企业平台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规模生产的效益,却也让公司变得更加灵活,使组织充满激情与创造力,形成迭代,永葆青春,产生价值裂变的生态圈,小微的模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切实可行。

王钦:我们注意到,梅耶先生提到“小微”时说的是汉语。海尔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自主经营体、利益共同体到小微,形成了当前商业生态圈的场景,也就是平台小微的架构。《道德经》上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结合海尔的实践,我们不妨说,“一”就是海尔破解组织僵化的难题,“二”是人和单,“三”是我们走过了自经体、利共体、小微三个阶段,有了这样一个互联互通、万物生长的生态圈。

张瑞敏: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讲过三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从传统时代变成互联网时代,一定要上去,退缩等待就是死路一条;“祖宗不足法”,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经典上,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人言不足恤”,河水经过千山万壑,最终一定会奔向大海,互联网的大潮一定会成功,我们只有跟上它奋勇前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