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微信朋友圈被不少微公益刷了屏,有为白血病儿童提供特殊教育的,有买米救助生病孩童的,有为图书出版人提供支持的,等等。估计很多人都和笔者一样,轻点屏幕迅速完成捐赠,献上了自己的一片小爱心。
9月9日,是我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发起网上公益活动,每1元钱捐助该公司就配捐1元。从9月7日至9日,网民通过腾讯公益捐款破亿元,达137万人次,数百家机构的上千个公益项目获得支持。
移动互联网和公益的结合正在使公益事业产生巨大的变革,过去制约公益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被突破,使公益回归其应有之义。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互联网精神和公益本质上是相通的。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推动,公益正由少数人的努力,逐渐走近寻常百姓。
首先,互联网世界崇尚分享,人们可以在网上瞬间获得大量低成本甚至免费的信息,互联网使很多原本不为人知的小故事迅速扩散,减少了中间沟通环节,容易迅速形成针对某一单一事件的小高潮。
其次,互联网和公益的结合会让公益更加透明和公正,可以使每一笔捐赠的去向得到及时反馈,让捐款者仿佛看到捐款在透明的盒子中旅行。这使得原本制约传统公益发展的“信任难题”得以化解,迅速放大激发出人们的公益需求。
移动互联网也使公益更加便利化。腾讯公益数据显示,腾讯网络捐赠平台从2008年上线至今,90%以上的捐赠来自移动端。这使得人人可以做公益,一切人都有可能帮助到一切人。
在具体的公益事件上,将更加突出互联网的特点,实现去中心化,一些小的公益事件也有可能获得较多的关注。捐赠的模式多元化,走路跑步的人可以以步数捐赠,热爱阅读的人可以捐赠一段声音等等。
而且,由于互联网存在交叉网络效应,因此可以借力打力。比如,去年腾讯曾发起“暖灯行动”,向所有QQ邮箱用户发出删除邮件的公益邀请,只要用户删掉一定数量的旧邮件,就能为山区孩子们点亮一盏节能灯,累计160多万人参加了这个活动。现在,不少企业也推出步行捐赠,如员工每天步行到一定公里数,企业就会向特殊群体提供相应的捐赠。
同时,在“互联网+公益”的时代,公益活动也能变得好玩起来,成为一件充满快乐的事情,这也是公益本身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