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长期以来,由于绿色产业投资回报率较低、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对绿色产业的投资较为短缺,也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亟需建立一个鼓励绿色投资的金融体系,开发并建立绿色股票指数。
“要搞好环保产业,仅依赖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通过金融创新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马骏认为,我国亟需建立一个鼓励绿色投资的金融体系,涵盖资本市场、银行信贷、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特别是考虑到直接融资的重要性,建议未来可以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保相关信息,并建立绿色股票指数。
究竟什么才是绿色股票指数,这一指数的目前发展状况如何?马骏坦言,目前中证公司正在研究绿色股票指数,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不过,他透露,绿色股票指数有一种主要衡量方法,西方国家称之为计算“Carbonfoot Print”。具体来看,即将每一个公司排放出碳的吨数,除以这个公司的总市值,也就得出每一个单位市值的碳排放量。“简单来说,将上市公司的每一个单位市值的碳排放量做一个排序,根据排名,就很容易看出哪些公司是绿色环保企业了。当然,这一指标只是构成绿色股票指数的一部分而已。”马骏说,“在其他的指标方面,也可以尝试把各种各样的企业污染物排放组合在一起,不仅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组合在一起,用一个加权的办法除以一个基数,比如除以市值或是销售量等”。
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上市公司披露环保信息是国际通行做法,但由于在国内缺乏强制性规定,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披露环保信息。“此外,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标准普尔全球清洁能源指数、纳斯达克美国清洁指数等,不断鼓励境内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发出多种形式的绿色金融投资产品,并通过建立绿色股票指数,敦促并监督上市公司的污染排放行为,增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李大霄建议。
“建议在新《证券法》条例中,加入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规定,并在部分细分行业先行启动。而且信息披露不是讲几句模糊晦涩的语言,必须要把投资项目的具体排放信息、减排数据详细披露出来,公之于众。”马骏说。
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不少都是污染性较强的高排放企业,比如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而除了中证指数公司外,市场上也存在几个绿色指数,但目前这些指数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十分有限。“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更好地把这些绿色指数与具体的金融产品和投资者对接起来。只是单单炒作‘绿色股票指数’这一概念是用处不大的,日后应该让长期资金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社保金、养老金等与中证指数公司等绿色指数的构建者对接,要让实际的资金流通过多样化的指数产品,实实在在地进入到绿色行业中去。”马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