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5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美风情游人醉
本报记者 乔文汇

初秋的清晨,金色的阳光越过天山博格达峰,撒向新疆阜康市三工河哈萨克民族乡。村民阿亚提匆匆吃过早餐,便健步上山,来到天山天池景区,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

阿亚提的工作地点是他10年前生活过的地方,抬头就能见到雪山。“现在我们都搬到了山下,山上的地方腾出来,恢复草场,发展旅游业。”阿亚提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现在不仅每月多了2000多元工资,而且每天看着草场越来越绿、家园越来越美,心情格外好。

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出发,沿吐乌大高速公路北行约90公里,就来到了阿亚提的家乡。千百年来,一代代牧民在此繁衍生息。然而,有一段时期,天池景区周边承载的人员和牲畜过多,生态压力逐渐增大。

“坐拥博格达峰和天池等自然景观,生态保护要先行。”阜康市委书记王志华说,做好山水文章,才能建成小康,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环保力度,实施生态移民。

过去5年,阜康市投入15.6亿元用于环境整治,关停了11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今年,环保投入将达9.4亿元以上,计划年内完成7家企业的9个污染治理项目,新建项目实现环境监理、数字化在线监控。

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同时,阜康努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挖掘农牧民增收潜力。在旅游核心区内,实施禁牧;在核心区外,开发了人工喷灌草场,建设了牧民安置点,将核心区的102户牧民陆续迁出,阔克胡拉村、吐勒帕尔村原址变身为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秋日阳光下,哈萨克民族风情园游人如织,舞者白衣白裙,载歌载舞,跳着欢快的民族舞蹈“黑走马”。在这个景点,导游、舞蹈演员、餐饮从业者都是从山上迁下来的牧民。“搬到山下,我们的收入成倍增长。”导游巴利江告诉记者,她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收入,父母还开办了牧家乐,再加上放牧的收入,一家人全年能收入10来万元。

“生态移民实现了一举两得,既保护了景区生态,牧民们还赚旅游钱。”西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萍说。近年来,天池水位持续上升,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降雨充沛和生态恢复,水位上升达6米。如今,自然环境保护得越好,收入就会越高,已成为农牧民的共识。

“这里壮美的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人陶醉。”游客左娅正在学习搭建哈萨克毡房,她说,“自然景观只能观赏一时,其背后的文化和蕴含的民族风情却让人回味一生”。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天池景区游客量大幅增长,到8月中旬,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