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纸公告将奇虎360和酷派之间的矛盾纠葛弄得满城皆知。360宣布将行使卖出期权,要求酷派高价从其手中收购合资公司的股份,以惩罚酷派违规引入竞争对手的行为;酷派高管则在微博上吐槽说,360对引入外部投资事先知悉并同意,其指责酷派“背后捅刀”并无根据,而且此前360在合作中的跋扈策略,已让酷派手机业绩严重受损。
无论两家谁是谁非,合作如此磕磕绊绊,足可以看出“跨界”的不易。酷派本是一家一向专注于硬件的企业,在激烈的手机行业竞争中生存下来,必有其擅长之处。而奇虎360是一家做软件的公司,曾独辟“安全”蹊径,此前尝试做过随身WIFI、儿童手表、路由器、摄像头等硬件。两家开始“软硬结合”的合作之后,过程并不顺利,手机的销量差强人意,互联网业务也难寻亮点,跨界的痛楚逐渐显露。
为什么“跨界”做起来这么难?根本上说,还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说得玄乎点,是“基因”存在差异。做软件不需要考虑库存,而做硬件库存往往是决定生死的关键点;做软件的可以不断小修小补,出现问题,几个昼夜间就可能有对策,而做硬件最好一步到位,如果要把手机外壳从玻璃换成金属,把厚度减少2毫米,付出的时间成本可能多达数周;做软件的要提升质量,整个团队通力合作,往往就能有改观,而做硬件则往往不仅要自己的团队努力,还要零部件供货商、代工厂同样给力……
白天不懂夜的黑,反过来也一样。每个行当,无论是热门还是冷门,都有其微妙玄虚、不足为外人理解的东西。贸然去跨界,去争那些很热门但不熟悉的东西,无异于逼着自己在短时间内改变基因。
老子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意思是,有些东西看不明白,只好勉强来形容它。勉强描述形容一下也许还可以,要是没弄明白就“霸王硬上弓”,风险还是很大的。那些热门的机会看起来熠熠生辉,但往往都已经有了很高的门槛。比如说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开始下滑,在存量博弈的阶段,行业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而华为、小米、魅族等众多先行者,则早已拥有了自己的用户、技术和品牌。
不论投资硬件还是软件,或是其他的领域,最关键的还是要弄明白那些微妙玄虚之处,否则,最好保持敬畏、保持距离。真正弄明白了再投入,并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