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加息脚步临近,全球资本流动出现了逆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中期到2015年第一季末这段期间,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已经从去年年中11.98万亿美元的峰值,下降至11.43万亿美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冷静看待外汇储备下降,同时要注意防范预期变化可能引发的风险。
“外汇储备‘减减更健康’。”丁志杰认为,前期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向全球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大多流向新兴市场,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外汇储备的累积,使新兴国家在资本流动的逆转中,能够依靠外汇储备来抵御风险。
就我国而言,丁志杰表示,我国外汇储备中大部分都是由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也并不全是好事。我国外储资产的收益远远不及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持有资产10%左右的收益率水平。同时,外汇储备的持续大幅增长,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自主性大幅降低。
“总体来看,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不是坏事。”丁志杰说,“外汇储备的调整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空间打开,能够主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应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这是有益的。”
但丁志杰提醒,要关注预期变化带来的风险。过去市场习惯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在目前其连续4个月下降后,其负面影响可能会被市场过度解读和夸大。因此需要加强预期管理,合理引导,避免形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