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疾病也较多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藏族群众在广泛吸收、融合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藏医药体系。记者在西藏发现,藏医药正迎来国家政策利好,奏响一首“振兴协奏曲”。
在昌都市藏医院,7岁开始学习《四部医典》并攻克藏医史上最难的“座台”技术的藏医布穷正在为患者切脉。谈到藏医药事业,他的言语间充满热爱,藏药以青藏高原生长的动植物、矿物为原料,具有纯天然、无副作用等特点,对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有较好疗效。脑卒中、脑梗塞、消化系统等疾病在现代医学界非常棘手,而藏医常用的放血疗法、棍棒疗法、脉泻疗法、藏药浴疗法等与中西医形成优势互补作用。2014年,在国家100万元资金支持下,他们研制出了治疗中风偏瘫、胃溃疡、关节病等疑难杂症的“座台”成品,结束了人工研磨藏药的历史。现在,国家每年给昌都藏医院200多万元的扶持资金。
以前一些高寒地区的藏医药材被过度开采的现象严重。由于大部分采药人不了解哪是药用部分,把很多名贵药材连根拔起。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一些藏药厂和乡镇村的藏医展开合作,由藏医协助收购和采集当地药材,藏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
据介绍,目前,自治区有公立藏医医疗机构30所,4个三级医院,在40多所县医院设有藏医科,地市级以上藏医医疗机构病床达到1364张,从事藏医药的技术人员有2300余人,民间藏医近300人,藏医药生产企业18家。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藏医药典籍文献挖掘整理等工作,藏医诊疗技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在肝病、胃肠疾病、皮肤病、妇科病治疗方面取得突破,藏医药学这一优秀民族传统医学得到了有效保护、继承和发展。”西藏自治区卫计委常务副主任王寿碧说。
王寿碧认为,党中央对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事业的支持是奏响“振兴协奏曲”的有力保证。“西藏自治区卫计委将进一步推进藏药产业大发展,做好产业科学发展规划,调整优化藏药产业布局,大力引导藏药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藏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