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
企业结对贫困县促“造血”
本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大型国有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关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贵州安顺市关岭县县长黄波告诉记者,与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结成帮扶关系后,关岭县围绕确立了新的扶贫开发思路:充分发挥关岭矿产资源富集的优势,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今年5月,贵州省举行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该省12家国有企业与望谟、册亨等1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挂县联乡帮村的形式,项目化助推贫困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记者了解到,此次结对帮扶充分考虑了受帮扶县的资源优势和企业的擅长领域,以取得“1+1>2”的效果,力求实现贫困县脱贫、企业得发展。

根据安排,帮扶企业每年安排的帮扶资金不能少于1000万元。此外,双方还需共建1个以上产业园区,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户贫困对象,促进其就业增收,进而实现帮扶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在贵州,企业深度参与到一个县的整体扶贫开发中,已不是首次。2014年12月,贵州省与万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者将从产业发展、就业扶持和教育等方面,在贵州丹寨县实施整县帮扶脱贫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使丹寨人均收入翻番,实现整县脱贫。帮扶工作开展半年来,已初见效果。万达职业学院、茶叶加工、硒锌米加工等第一批扶贫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动工建设。

贵州正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最大限度发挥好现有扶贫资源作用的基础上,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深度参与,实现扶贫成效的最大化。据了解,贵州省将探索建立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扶贫开发的新机制,形成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氛围,确保全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