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纪念日,辽宁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正式开馆,并隆重举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死难矿工公祭仪式。
清晨,“万人坑”纪念碑广场,松柏耸立,菊花吐芳,低沉的交响曲《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广场上飘荡,现场2000余名各界群众默默肃立。
上午10时,公祭仪式开始,人们齐声高唱国歌。死难矿工家属高多贤与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陈求发一起为纪念碑前的主题雕塑揭幕。
纪念馆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之上,埋着7万具矿工的尸骨。在万人坑遗址陈列馆入口处墙壁上,巨大的“70000”数字异常醒目。由于大量矿工被残害致死,日本侵略者先后在阜新地区设立4处“万人坑”。包括新邱兴隆沟墓地、城南墓地、孙家湾墓地、五龙南沟墓地。其中,影响最大的孙家湾“万人坑”,共埋葬死难矿工7万余人,是目前在东北境内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死难矿工“万人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武装占领东北,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对阜新煤田实行了疯狂的“人肉开采”政策。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馆长张宝石介绍说,日本侵略者对阜新煤矿施行了要煤不要人、以人换煤的野蛮开采政策。当时,阜新各矿区都设有临时堆放死亡劳工的“死人仓库”。1936年至1945年,强募到阜新地区的劳工达50余万人,其中约10万劳工因饥饿、伤病、瘟疫、事故、迫害等原因死亡。此间,日本侵略者从这里掠走2500多万吨煤。
馆内4个展厅共展出图片、图表220张,实物200件,通过雕塑、复原场景、油画的组合,再现了日本侵略者在阜新所施暴行以及劳工们的悲惨境遇。记者在遗址陈列馆里看到,这里的展品既有镐头、铁锹、嘎斯灯等生产工具,也有刺刀、炮弹等武器,以及一些书信、证件等。通过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并将雕塑、复原场景、油画组合在一起,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以及劳工的悲惨境遇。
相关资料显示,辽宁境内有34处“万人坑”,大多分布在抚顺、本溪、阜新、北票、大石桥等矿产富集地区。为了让人们进一步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当年“开发”和“经营”东北的本质,为历史留下铁证,阜新市委、市政府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本着维修保护和管理利用并重的原则,全面启动“万人坑”纪念馆维修保护工作。新建的纪念馆不仅展示了日本侵略者掠夺当地资源、造成大量中国矿工惨死的罪行,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不屈抗争。
随着《献花圈进行曲》缓缓响起,12名礼兵抬起6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纪念碑台阶敬献花圈。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手捧菊花,依次缓步走上前,深情地俯下身子献上菊花。
“我们要让‘万人坑’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中国人心中,也希望更多的日本人了解过去,让悲剧不再重演。”张宝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