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我国冬季运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确立,让更广阔的人群接触到冰雪运动成为可能——
冰雪运动产业链长,涉及冰雪健身休闲、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器材装备的开发和生产销售、赛事培训以及相关产业如旅游、地产、酒店、餐饮、娱乐等,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巨大。随着人们对冬奥会项目特别是冰雪项目的热情增加,冰雪运动有望成为新的体育消费热点。
让滑雪成为度假方式
目前我国国内各类滑雪场加起来已接近600个,给了游客更多的选择
这两年,每到冬季,来自苏州的旅游达人王浩都会选择和朋友一同前往东北滑雪旅游。“只要玩过一次,就会爱上这项运动。”王浩说。
王浩告诉记者,近年来,南方游客北上滑雪休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的发烧友甚至一待就是几个月。“根据雪量大小,雪场一般从11月中旬开到次年3月底。遇到圣诞节或春节,滑雪的人会更多,这期间的机票和酒店住宿价格也更高。”王浩说。
“从目前来看,冰雪运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旅游产业。”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申请冬奥会举办权,让此前默默无闻的崇礼一夜间名气大增。林显鹏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以一名滑雪爱好者的身份来到崇礼,亲身感受到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3月,仅有12万左右人口的崇礼县吸引的滑雪人口已达300多万人次。尤其在春节前后,不仅周边宾馆入住的游客爆满,连农村的简易滑雪场地也是生意爆棚。”林显鹏预测,随着北京申办冬奥会取得成功,未来崇礼县滑雪人口增长比例有望超过50%。
林显鹏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国内各类滑雪场加起来已接近60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北京、张家口崇礼等地。此外,南方省份如四川峨眉山、湖北神农架也都拥有滑雪场,这给了游客更多的选择。
尽管雪场数量不少,但与冰雪运动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有档次的滑雪场并不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利军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受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冰雪资源也十分有限。与国外成熟的冰雪消费市场相比,我国无论是市场规模、冰雪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价格、品牌、配套设施,还是消费意识、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均存在较大差距。
胡利军指出,在申办冬奥会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冰雪市场发展迅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冰雪运动的需求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4年,我国滑雪人次达到1300万左右,而1996年这一数字只有1万。
“申办冬奥会的成功对冰雪各产业业态发展均是直接利好。例如15.1亿美元的冰雪场馆直接投资,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将带来巨大的冰雪运动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需求。未来冰雪市场消费最大的应该是冰雪健身休闲旅游产业。”胡利军表示,冰雪旅游文化产品是一个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且缺一不可的文化体育产品概念。在滑雪胜地瑞士,滑雪旅游占瑞士旅游业收入的60%以上。我国应根据不同地域特色,注重冰雪旅游个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创建品牌。
让冰雪消费融入生活
面对竞争劣势,国内冰雪器材的生产商应加大研发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在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看来,最稳定的消费模式是生活方式消费。“一旦人们选择把冰雪运动作为生活方式,这种消费模式就是可持续、常态化的。”何文义说。
长春冰雪爱好者刘澈参与滑雪运动已有近10年。“站在雪场高处,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能体验到竞技体育带来的紧张与刺激。每学会一项新技术,也能获得挑战自我的成就感。”谈到滑雪的感受,刘澈对记者如是说。
身为一名滑雪发烧友,除了技巧,装备也很重要。刘澈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雪板4000元、头盔600元、雪镜700元、雪服1500元……这一套装备下来,就要接近1万元。“其实所有的装备在滑雪场都能租到。”刘澈说,“一般贴身使用的滑雪装备还是自己购买最好。现在一套滑雪服并不贵,几百元到几千元的都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决定。”
现在,冰雪消费已融入刘澈的日常生活。他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天都要登录海外网站看看有什么新产品。前一段时间,他迷上一款名为“GoPro”的极限运动专用相机。利用这款相机,他可以记录下自己每次滑雪的全过程。
林显鹏认为,我国滑雪服务、滑雪培训等消费需求不断快速攀升,将带动冰雪器材装备的井喷式发展。“现在很多人是初学者。随着滑雪人口基数增多,具备中高级滑雪水平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购买适合自己的专业器材装备就成为了这个群体的刚需。”林显鹏说。
不过,在巨大商机面前,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市场却主要被国外知名品牌占据,而国内冰雪行业显得准备不足。刘澈告诉记者,虽然消费比较多,但自己的大多数滑雪装备是从海淘网站购买的国外知名品牌。本土品牌主要集中在雪板、雪服等,且占比不大。
“近几年,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有所回暖,像奥运冠军王濛等人也走出来自主创办品牌。这种靠个人创办的零星产业,很难形成规模。本土品牌通过技术升级创新,仍有较大市场潜力待挖掘。”林显鹏建议,应该从国家层面制定扶持冰雪器材生产制造产业的相关政策,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胡利军认为,面对竞争劣势,国内冰雪器材生产商应加大研发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可通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规模化生产,生产出高质低价的产品,以提升国内冰雪器材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要让更多青年人学会滑雪爱上滑雪,才能在冰雪市场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最近,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研究制定‘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均是各地未来规划的重要内容。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胡利军说,目前我国冰雪运动表现出从冰上运动向雪上运动发展;从冰雪竞技体育向冰雪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冰雪运动开展的区域从东北向西、向南推进等特征,具备了实现“带动中国3亿人参与冰雪项目”这一目标的发展环境。
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数据显示,相比曾举办过冬奥会的其他国家,目前我国的冰雪场馆少、规模小。以加拿大温哥华为例,温哥华市区人口仅有60万,但室内冰场达100多个。而常住人口高达2000多万的北京,室内冰场不过十几家。
“应加大冰雪运动的宣传,提高人们参与冰雪运动健身休闲的意识和自觉性,加大冰雪运动场地及配套设施的开发规模和建设质量,丰富‘冰’、‘雪’资源,开发冰雪旅游项目、冰雪竞赛和全民健身冰雪活动,形成冰雪运动品牌、形成冰雪文化。”胡利军说。
当前,各地已经开始探索冰雪运动项目的普及方式。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作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一场别开生面的“喜迎冬奥”全民冰上体验活动在北京西城文化广场举行。上小学三年级的杨光告诉记者,希望自己能脱下轮滑鞋,穿上冰刀,通过接受短道速滑专业训练,争取在2022年在家门口为国争光。
林显鹏预计,随着多种社会力量进入冰雪市场,未来冰雪运动场所的运营管理模式将在规模化、专业化等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
为吸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长春市庙香山滑雪场经营者王勇在2015年初为约1万名长春市民提供了免费滑雪的机会。如今,他还打算到年底继续与相关部门合作,邀请更多人体验冬季运动。“虽然眼下赔钱,但如果有1个人滑雪之后能为滑雪场传出好口碑,他就可能为雪场带来近10个目标客户。那么,今天免费的1万人今后就会带来10万人的市场。”王勇说。
一个共识是,培养冰雪运动人口要以青少年群体作为突破口,让更多青年人学会滑雪这项技能,才能在冰雪市场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