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邮局职员王怀敬:
一个人的邮局
本报记者 佘 颖

换上墨绿的制服,推出那辆旧自行车,在车筐里塞上报纸,车后搭好邮包,王怀敬又准备出发了。他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邮局唯一的工作人员,负责15个投递点、200多户村民的邮件收发。

这条路王怀敬已经走了22年。“老在土路、砂石路上跑,自行车轮胎磨损非常严重,每次送报前都得检查一下车况。”出发前,他掏出螺丝刀紧了紧车圈螺丝,确认车况良好后,翻身上车,一蹬脚踏板,橙色的山地鞋带起一道耀眼的弧线——“出发喽!”

王怀敬是土生土长的沿河城王龙口人,1993年便进入沿河城西门外的邮局工作。2006年,邮政局的柜台业务取消,邮政局也变为邮政所,他的那辆自行车就变成了流动的业务车。

沿河城古称“三岔村”,因位于火车站、向阳台、龙门口三条邮路的交汇处而得名。王怀敬每天投递的15个点分布在这不同方向的3个“岔”上,很不好走。龙门口至今还是土路,且全是上坡,每次王怀敬都要拽着乱扭的“邮车”,逆着风爬上半山腰的村头,停下来喘口气,再挨户分发邮件。火车站在永定河上游,每到寒冬腊月,河套里怒吼的狂风刮得自行车乱窜,飞沙打到脸上生疼,人灌得倒憋气。有人给王怀敬算过一笔账:他每天跑3段路,每段往返都是16公里长的爬坡路,骑车近25公里,除去节假日,他驮着几十公斤的邮包,20年来累计走了近12.5万公里的邮路。

“习惯了就不累了。”王怀敬抹了一把汗,翘起下巴一笑,原本的大眼睛快成一条缝了。“老王来了!”刚进村,就有人热情地招呼着王怀敬。在这里干了20多年,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王怀敬。

2006年,火车站有一伙儿民工想把工资寄回家,往返邮局16里地,还得耽误半天工。见王怀敬挺实在,民工们就跟他商量能不能代办?王怀敬爽快地答应了。民工们把近6万元工资和一张明细单交给王怀敬,他带着50多位民工的血汗钱一路飞车赶回邮局,当天又把50多份回执单送回他们手中。

按惯例,王怀敬每天上午投递,下午分拣完邮件就下班。但去年7月的一天,他发现邮件里有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地址是向阳口,一份是龙门口。“山里孩子十年寒窗,他们多么盼望这一天啊,还是早点把喜讯送去吧!”那天推着自行车都准备回家了,王怀敬想了想,又调转方向去送邮件。他汗流浃背赶到龙门口传递喜讯时,整个村子沸腾了,在一片喜悦声中,王怀敬又悄悄骑上车奔向向阳口。离开向阳口时夜幕已降临,乡亲们留他住下,他谢绝了,因为他晚上还要值班。这一天他跑了40公里路。

日子久了,跟村里人处成了朋友,有些跟工作不沾边的事王怀敬也管。有的村没有商店,一些生产生活用品一时解决不了,就托他代买,王怀敬每回都买好交到村民手上,有时他也买不着,就再托人买。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可王怀敬从不嫌烦。“人家找你是信得过你!”从一位大娘手里抱起她的小孙子,王怀敬笑着逗起了这个不怕生的孩子。

送完邮件回到邮局,天已经黑了。王怀敬没有休息,为明天的投递做着准备,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身影看起来有些孤单。王怀敬的妻子和女儿在门头沟城区工作,每月全家仅有两次团聚的机会。想家人时,他就看看门上贴着的女儿的奖状、手机里妻子发来的短信。“我不怕孤单。”王怀敬说,“可我再过几年就该退休了。这一个人的邮局不能在我手里断了。啥时能再来个人,我带着他熟悉一下邮路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