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社会资源 破解停车难题
裴珍珍

近年来,城市中的有车一族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又添一大心病——停车难。从目前情况看,停车难不仅是一二线城市愈演愈烈的“城市病”,也成为中小城市不得不解决的管理难题。

以北京为例,据统计,停车位缺口约为300多万个,而沈阳缺口则达60万个。当停车位成为稀缺资源,一些城市黑停车场泛滥、乱收费等现象屡见不鲜。停车难导致停车乱,难免造成矛盾纠纷加剧,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停车难久治不愈,既与前期规划建设不足、地理空间受限有关,也与其背后涉及的管理混乱、收费不明等因素有关。停车场从审批到监管,涉及交通、工商、物价、城管、交警等多个部门,“九龙治水”使得各部门间缺乏协调执法机制,从而停车乱象丛生。

治理停车难绝非朝夕之功,更非某个部门单枪匹马就能解决。当务之急是要从各个“堵点”入手,广泛开放社会资源,通过综合治理来寻求破解之道。北京一些单位将院内车位腾出,作为附近居民夜间专用停车位;重庆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缓解停车难;南昌市推出“微停车”APP帮助市民找车位……这些可贵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避免了乱停车的“公地效应”,也减少了“画地为牢”的资源浪费,值得大力推广。

实际上,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应以最大化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诉求为目标。在资源极度稀缺的当下,尤其应该尽量避免简单地靠提高门槛、加强管制来抑制需求,防止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停车难是社会治理的一道题,更是考验管理智慧的一大民生题。“堵”要科学,“疏”更紧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打破市场垄断,推进阳光执法,提高管理效率。治理停车难如此,治理整个城市也同此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