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急产业的蛋糕有多大
本报记者 孙 璇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多项政策的出台,应急产业逐步进入公众视野。专家认为,应急产业发展势头正劲,应通过多种方式扶持产业发展。应急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对于应急救援意识日渐提升。应急产业的下一步发展值得期待——

应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应急产业的基础如何?怎样发展应急产业?围绕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政策布局添动力

在新兴产业领域,应急产业正迎接着一连串政策利好,发展正在提速。

6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该指导目录涉及4个领域、15个发展方向,266个细分产品和服务,无人机、机器人、云计算安全服务等高新技术产品赫然在列。

近年来,国内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频发。“东方之星”事件、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事件更加凸显应急产业的重要性。应急产业正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包含消防、安防、信息安全等众多行业。

国务院在去年12月24日颁发的《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认为,“接连出台的产业指导政策为应急产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出重点,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但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过程和时间,应急产业也不例外。”

指导目录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应急产品和服务内容,为产业中下游企业提供了具体指导。此次发布的指导目录包含的4个领域分别是监测预警产品、预防防护产品、处置救援产品和应急服务产品等,在此基础上细分为包括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产品、事故灾难监测预警产品等在内的15个发展方向,总计包含无人机监测设备、各类机器人、云计算安全服务、地震台站等266个细分产品和服务。

政策措施不断跟进,为产业舒筋活血的财政税收利好也是箭在弦上。记者注意到,《意见》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应急产品和服务,在有关投资、科研等计划中给予支持,同时落实和完善适用于应急产业的税收政策。对此,魏际刚预计,指导目录中涉及的产品和服务将有望获得财政税收支持。

产业发展势头猛

6月份,中国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在保定开幕,来自于国内外70余家企业的200种应急产品纷纷亮相。应急产业的蛋糕有多大?一些企业早已敏感“嗅”到这块蛋糕的味道。英利集团宣传部负责人王志新说,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震区断电给救援带来困难。英利迅速组织一批光伏发电设备驰援震区,让救灾和灾后重建有了应急光源,从中也让企业看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潜在商机。“应急产业拥有万亿规模,产业所需众多光伏新能源产品,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武汉光谷北斗公司是一家对外开展科技输出和科技援助的外包企业。在中国国际应急产业高峰论坛上,公司战略合作总监安庆介绍说,目前包括应急救援在内的全球卫星数据市场每年有300亿美元的规模,而中国仅占1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业内普遍认为,在国家对应急产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后,应急产业的产值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魏际刚表示,应急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带动力强,这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急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联,是传统产业向应急产业的延伸。比如无人机在应急产业中的应用,需要无人机企业在加强传统技术的同时,开辟新领域、延长产业链,为应急服务创新技术和服务。”魏际刚说。

当前应急意识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当下应急产业发展势头加快,具体表现在:应急产业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接关系正逐步建立;企业对应急产品投资行为由以往被动、无意识状态,开始向主动、有意识状态转化;投资形式开始由产品投入向产业投入转化等。

未来发展空间大

应急产业在创新发展的同时,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姚翔称,在目前的应急救援中,存在救援装备到达救灾现场后,因设施缺乏统一生产标准,造成装备之间不通用而无法形成合力等问题。

“应通过成立应急领域权威的联盟等形式,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力量,为突发事件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服务方案,生产所需的应急救援装备,提高中国应急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现高危环境下的无人化作业,提高救援效率,降低人员伤亡。”姚翔说。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开始,广东、四川、陕西、河南等地相继成立了应急产业协会,吸引了大批企业,各地正在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推动应急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应急产业创新园区也在全国推开。武汉开发区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已于2月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建应急产业园,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北京丰台区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园正在努力打造以研发创新、中试、培训演练等功能为主,国内领先的应急救援产业示范园区。

“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符合市场需求,众所周知,应急产业在我国的潜在需求非常之大,但是目前实际需求量还比较小,大批需求尚未被激发,从长远来看,这个需求非常之大。第二就是要有市场推动,这包括体系布局、产业链的完整度、服务能力、行业规则的完善度等。第三,行业更好发展需要企业自身对行业的了解,以及开拓创新的魄力。”魏际刚说。

“应急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对于应急救援意识也正日渐提升,无论从硬需求还是软需求上来看,应急产业的发展都值得期待。”王志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