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17位老人 的“儿子”
本报记者 张允强

清河区养老敬老服务中心位于辽宁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郎屯村,集中供养了117位清河区的五保老人及三无老人,王继喜是该服务中心的主任。

24小时开机的两个手机

在王继喜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养老中心。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在院子中散步,大楼内的老人在下棋、打台球。看到有陌生人来,老人们都热情地打招呼。

“王继喜上任5年来,每天都提前1个小时来单位。他住得远,每天早晨5点不到就要起床往单位赶,晚上能够准时下班对他来说更是少有的事情。”清河区委宣传部长黄涛说。

每天下班前,王继喜都要走访一遍老人,确认没有任何问题才回家。有时赶上有老人身体不适,他就主动留下来陪护,家里常常几天都见不着他。一次,王继喜刚回到家,中心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原来是刘保华老人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王继喜马上赶回中心,与服务人员一起把老人背上车,送到了医院。老人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王继喜就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

王继喜说:“为不耽误工作,保证中心有事随叫随到,我买了两个手机,就算一个手机出现问题联系不上还有另一个,两个手机24小时开机。”

老人的主心骨

来到养老中心第二年,王继喜在走访中发现69岁的老人才福田脸色不是很好,咳嗽症状也越来越厉害,就想带着老人到医院检查,可是老人不想去医院。

在王继喜的劝说下,3天后,老人终于同意去医院,经检查发现已是肺癌晚期。医生对王继喜说,老人的病已无法治疗。听完这话,王继喜有说不出的难受。老人在回来的路上问王继喜:“我剩下的这点时间应该干点啥呢?有些事我放心不下啊。”王继喜拉起老人的手安慰道,“您怎么乐呵就怎么过。我以后就陪着您,您没有孩子,我就是您的孩子。”

之后的几个月里,他几乎吃住在中心陪着老人,还找来不少“偏方”让老人吃。说是偏方,其实就是王继喜给老人配的营养餐,老人爱吃什么,偏方里就有什么。老人在临终时微笑着对他说:“孩子,谢谢你,我这辈子没有遗憾了。”

“都说老小孩,有时真的是这样,中心的老人时有吵嘴,我还总充当裁判呢,他们别人的话不听,只有我到场说出谁对谁错才行。”王继喜说。

从没休过一个节假日

每逢节假日,王继喜都值班值宿,5年来,他没休过一个节假日和周末。每年除夕夜,他都和值班人员一起陪老人吃团圆饭,包饺子、吃饺子。面对父母的期盼和妻儿的抱怨,王继喜总说:“家里需要我,可是养老院的这个大家更需要我。”

由于财政拨付的资金有限,王继喜还带着全院职工养猪种菜搞创收。现在养老中心养殖场内肥猪存栏60余头,母猪19头,中心菜地14亩,平均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近10万元。有了这些钱,养老中心新增了体育健身器材、液晶电视、麻将、象棋等设施,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王继喜先后被评为清河区“先进个人”、“学雷锋标兵”,他所在的养老服务中心也先后获得国家级“模范敬老院”、省级“敬老文明号”等称号。

王继喜常说一句话:“人都有老了的一天,爱老、敬老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