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档:
淘金潮?造梦时?
□ 姜天骄

暑期档的角逐仅仅是电影梦工厂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用心、用情的好作品永远在路上——

如果在电影院里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你是会选择集体致青春还是会寻找童年的回忆?你是会把自己放空去吃一顿欢乐“爆米花”还是会在光影声画的世界里思考人生?

暑期档来了,有人赚足了票房,也有人收获了惊喜和感动。如果盛宴之后还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那也许是对电影梦想的坚持从未改变。

怀旧盛宴

每年6至8月的电影、电影档期被称作暑期档。这个档期在某种程度上把它的目标观众定位在了学生族群上。暑假是学生们一年中休息最长的时间,因此,很多适合年轻人观看的电影会在此期间扎堆推出,以吸引假期中的年轻人。

刚刚高中毕业的尹婷婷想看《栀子花开》。“导演如何去诠释青春是我对这部片子的最大期待。”尹婷婷说,她也看过《致青春》、《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等青春片,她认为,青春是人生中最漫长、最重要的回忆,不光是她爱看、很多老师和家长也是青春片的忠实粉丝,看完后还会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们交流观影感受。

在凡道资本创始合伙人王义之看来,电影有三种表述方式:一种是展望未来,一种是回顾过去,一种是阐述经验。“在东亚文化里,人们特别容易回忆过去。而在院线制改革开始后,青春类型片的供应严重不足,尤其是具备一定市场运作能力和票房号召力的影片,所以目前青春电影的出现是合理的。另外,近三年来随着影院扩张和票价降低,观众结构发生了变化,观众年龄层不断降低,造成青春片在当下有不错的成绩,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王义之说。

浏览了一下今年的暑期档电影排片,除了《小时代4》、《栀子花开》这类青春主题占据半壁江山外,还有掀起票房高潮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虽然这部影片与青春主题无关,但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我是看电视剧《西游记》长大的一代,记忆中每一个暑假都会有电视台播放《西游记》,我相信孙悟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化身。看《大圣归来》就是想找回童年的记忆。”80后影迷阎炎说。虽然银幕中的“大圣”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但是这并不妨碍阎炎对该片的好评。“动画效果让人惊喜,那些扑面而来的萤火虫直到现在还在我脑海里飞来飞去。”阎炎说。“此外,故事情节也很温馨励志,年轻人应该会喜欢。”

电影导演张一白认为,每十年左右,电影观众会出现一次大的更迭换代。现在观众已经换了一拨人,它造成了电影审美趣味和美学观的巨大改变,从而使传统的电影叙事方式面临着颠覆的可能。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怀旧类影片越是能够抓住更多的受众群体。无论是《栀子花开》诠释的青春还是《大圣归来》塑造的少年英雄,今年的暑期档,怀旧风格的影片一定会票房大卖。

卖座难叫好

今年的暑期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票房成绩宜人,但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并不高。可以说,让人走出影院仍然激动、兴奋、拍手叫好的影片并不多。

“看了《道士归来》,逻辑乱了;看了《小时代4》心智乱了;还好,看了《大圣归来》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一位电影爱好者调侃说。

有一位学生坦言:“我妈妈明令禁止我看《小时代4》,因为影片传递了不良价值导向。”但是这部影片在今年的暑期档却保持了可观的票房纪录。细心的观众在片尾注意到,《小时代4》在最后增加了“独家互联网发行——淘宝电影”一项。从数字上看,此次正是由于淘宝电影票务端的介入,最终协助《小时代4》成功在首映日后三天取得了2.5亿元的票房。

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来挖掘票房潜力,不仅是协调电影档期的有效手段,还被好莱坞称作“看不见的手”。有人相信,这种经过调查与研究构架的数据,会比专业人士的直觉和经验更为严谨、可靠。

事实上,模块化的营销管理系统是创造票房佳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营销人员将电影宣传营销按照流程划分,拆成很多个工作结点,这些结点可以覆盖电影营销过程中的宣传点提炼、物料制作、落地活动、渠道发布等方方面面。以电影《煎饼侠》为例,准确的传播时机和极具喜感的创意活动,最终达到了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美术家丁杰对电影的画面、美术效果一向很挑剔。不过这次和女儿看完《捉妖计》,却有了画面之外的另一种感悟。“女儿看了电影,对孝顺父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有了新的理解,我自己也被影片中的亲情深深打动。”丁杰说,一个好故事,始终是电影成功的关键。

影评人小蔡告诉记者,尽管票房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她更重视影片本质。如今,炒高电影票房的手段层出不穷。譬如两部同一档期的影片“偷票房”现象,再如片方炮制劲爆话题吸引观众,甚至有的导演在最开始就已经把明星产后首次亮相银幕的宣传效应考虑进去。“作为电影爱好者,最不想看到的现象就是,电影票房的角逐完全依赖炒作,已经与电影本身无关。”

趁热赚一把

天气热,票房也热。中国电影总票房从2013年的217亿元,到2014年的296亿元,持续发力到2015年上半年,统计显示已超过200亿元。上周末7月17日到7月19日,三天票房共收下约11.54亿元……政策给力、热钱涌入、观众买账,业内人士高呼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是中国电影造梦者的黄金时代,还是淘金者的黄金时代?答案仍有待商榷。

暑期档上映的近80部影片中,华语电影几乎占去80%。题材涵盖了青春、喜剧、武侠、动作、战争、爱情、惊悚、奇幻等多种类型,侯孝贤、陈凯歌、尔冬升、吴宇森等大导演均有作品上演。除了名导云集外,还有各路业余人士跨界亮相。比如主持人身份的《栀子花开》导演何炅、脱口秀名嘴成名的《煎饼侠》导演董成鹏、摄影师出身的《钟馗伏魔》导演鲍德熹、演而优则导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导演徐静蕾,等等。导演这个职业似乎不再是专业,而变成了一种身份,只要有明星在、有粉丝在、有炒作卖点在,一部电影就可以大卖。

拍出好电影的标准并非一定要科班出身,但我们能对缺少专业能力的导演贡献多少期待呢?网友“其实我是写小说的”认为,与其说是中国电影的成功,不如说是大众消费趋势的转变,所有人都知道电影是聚宝盆,你要不来演个电影或者当个导演都不好意思出门。很多人说烂片多,可因为这些拍电影演电影的人的主业并不是电影,也不是为了拍好电影来的。

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形成的格局之上,提高格调是当务之急。“我们呼吁一种无害的娱乐态度,同时也提倡电影要有人文担当。”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上表示,有些电影出现了伦理虚无、美学粗鄙、急功近利等现象,“电影首先是一种有文化的商品,尊重、尊严、公平、正义应该是电影的底线。”

暑期档的国产影片还在陆续上映,它们究竟能否在中国电影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必须经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无论如何,电影是很多人的梦想和情怀,它的魅力可以跨越时代、历久弥新。暑期档的角逐仅仅只是电影梦工厂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用心、用情的好作品应该永远在路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