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让东北大学成为一所流亡大学,先后流亡北京、西安、开封、三台等地,历时十八载,风雨载途,弦歌不辍——
“一二·九”运动,东北大学师生走在最前列,成为“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西安事变,东大学生的请愿行动点燃了这一重大事件的导火索,成为时局转换的有力推手。全国抗日英烈中,东北大学有60多位……东北大学以深植血脉的报国信仰,一次次挺身而出,积淀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东北大学创建之时,正值东北存亡的紧急关头。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并于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
以御侮兴邦为办学初衷的东北大学,在白山黑水间撑起一面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1928年,张学良将军兼任东北大学校长。
张学良这样阐述办学目标:“我们这个学校的特殊性,不是一般的大学,而是为抗日造就干部,也可以说我们要办抗日大学。”在这种精神和理念的营养里,迸发出了“一二·九”运动的火花。
1935年12月8日晚,流亡北平的东北大学学生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们刚刚接到了来自北平学联的通知:12月9日上午到中南海新华门向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进行爱国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要求一致抗日。每一个东大学子都深知这次活动的分量,日本步步紧逼,国民政府节节退让,“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不抗日,就亡国!
12月9日清晨早餐时间,东北大学全体学生大会在总校大餐厅召开,到会的三百多名爱国学生群情激奋,当场推举有实际斗争经验的宋黎为东北大学请愿队伍总指挥。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军警阻隔在城外的情况下,东北大学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包围的校门,走上西直门大街。
从12月10日起,北平各校学生实行全市总罢课。在罢课宣言中,学生们提出:反对成立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反对投降外交;动员全国抗日。在这里,汇聚的学生和市民召开了市民大会。市民大会通过了“不承认冀察政务委员会”、“收复东北失地”等八个决议案;并决定立即到外交大楼举行示威。然而,示威游行再次遭到了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学生被捕者数十人,受伤者300余人。
“一二·九”运动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在这次运动中东北大学学生起到了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同样,“一二·九”运动也是东北大学流亡历史中最辉煌的一页。
“九·一八”事变之后,靠近北大营的东北大学在经历了枪炮声的洗礼之后,翻开了沉重的一页,被迫走上了流亡的征程。
1931年9月27日,东北大学部分师生迁往北平。10月18日,东北大学在南兵马司前税务监督公署旧址复课。80余间房舍收容男女学生300余人,“宿舍中既无床铺,学生以地为席,移砖为枕。饭厅则桌凳皆无,倚室而立食者,阅十余月”。“各级学生各在宿舍上课,教员坐讲授,学生环立敬听,遇有笔记,则俯床书写……然师生精神,始终不懈。”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东北大学教师阎述诗目睹学生被军警杀害的惨状,被学生们视死如归的凛然气概所感染,他将著名诗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谱上激昂悠远的旋律,迅速在学生中传唱开来。这首最早在东北大学师生中唱响的歌曲,很快流传到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救亡歌曲。
“一二·九”运动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各大学纷纷外迁。张学良校长于1936年2月,在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的旧址上成立了东北大学西安分校,再次捐资15万元现洋作为建设西安校园之用。1936年8月,张学良为东北大学西安分校新校舍奠基石的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勗尔多士,复我河山”,道出了辗转流亡中东大师生的凄凉情境和抗日救亡的决心。
1936年12月9日,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西安市万余名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以“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核心内容的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口号,在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请愿未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冲出军警戒严的中山门,向临潼出发,向驻在那里的蒋介石请愿。蒋介石不但不愿意接见请愿的学生代表,反而下令军警,准备新一轮的屠杀。张学良校长深恐学生遭到伤害,驱车追上学生请愿队伍,以校长的身份向学生承诺:“请大家相信我,在一个星期内,我用事实答复你们的要求!”仅仅三天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张学良以“兵谏”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他对学生们许下的诺言。从此,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中国的命运由此转折。
1938年春,日军西犯,潼关戒严,东北大学不得不踏上内迁途中的最后一站也是驻留时间最久的一站:四川省三台县。
在这川北小城,东北大学师生度过了8年时光。学校通道两旁延伸到大门口的壁报都是学生的创作,以宣传抗日,抨击腐朽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要内容。学生剧团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门举行义演,所得款物捐赠前线,支援抗战。
东北大学师生在三台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颂歌,使这个交通闭塞的大后方成为抗日救国的前沿阵地。东北大学把《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持久战》等作品传到三台,同时组建了抗敌协会三台分会,并出版了文学期刊,通过朗诵诗歌和文艺作品等各种形式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在艰苦的流亡岁月里,东大人始终没有忘记那催人奋进的校歌,一路将校歌从沈阳唱到北京,唱到西安,又唱到三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东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东北大学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① 东北大学北平总校校门 (资料照片)
② “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