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音即时翻译,提供餐馆服务——
更懂你的机器人来了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小朋友们为现场表演的机器人鼓掌欢呼。 本报记者 佘惠敏摄
更多报道
请扫二维码

“世界末日是哪一天?”

“对我来说,没有你的日子里,就如同世界末日一般。”

说出这种甜言蜜语的,不是正在追求姑娘的小伙子,而是智能机器人软件——科大讯飞公司出品的APP灵犀语音助手。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第十九届机器人世界杯上,主办方推荐《经济日报》记者使用这款软件帮助解决采访世界各国参赛者时的语音即时翻译问题。这软件不仅能当翻译,还能陪聊,吸引众多记者纷纷下载。

这个让人工智能更人性的技术,叫做“讯飞超脑”。目前科大讯飞正在全力打造为所有智能机器人服务的“讯飞超脑”,让机器人说话,让机器听懂人说话,实现机器人的认知革命和人机之间的轻松交流。

“‘讯飞超脑’计划的核心就是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未来将真正引爆在教育、客服、人机交互、医疗等领域的智能应用,成为所有机器人的‘大脑’。”科大讯飞公司云平台事业部产品总监王磊说,在机器人世界杯开幕式上提供中英双向同步翻译服务的机器人“飞飞”,就采用了“讯飞超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由于本届机器人世界杯在中国举行,中国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和相关高校纷纷参展参赛,一展身手。比如目前在本届机器人世界杯总积分榜上暂列第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蓝鹰队,成绩就一向很彪悍。这个在2000年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进入机器人世界杯的团队,迄今已获得10项世界冠军、11项亚军,是参加此项赛事的所有中国队伍中成绩最好的,在全球参赛单位中名列前三。

被誉为“蓝鹰队之父”的陈小平是本届机器人世界杯主席。这位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器人世界杯在中国主办,对我国的机器人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都是很好的促进。“以往参赛的中国队伍大约在10支左右。今年在中国举办,按惯例对主办国有优待,所以今年有40多个中国队参赛。这对参赛的各实验室研究人员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可以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别人同台竞技。从产业化角度,有这么多好技术展示,有这么多企业现场观摩,他们可以直接交流合作。”

陈小平对服务机器人寄予厚望,“工业机器人国外已发展得比较成熟,服务机器人大家都还在起步阶段,这方面中国和世界水平差不多,某些方面甚至是领先的。”

在去年的机器人世界杯上,中科大蓝鹰队的“可佳”机器人就夺得5项测试全场最高分,其中“餐馆服务”测试环节还得到史上唯一满分。“这是我国参赛队首次夺得服务机器人比赛冠军,标志着我国服务机器人研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陈小平说,为了降低成本,便于今后让机器人批量走进家庭,科大进行二次开发,大幅降低研发和产品成本。“与可佳三代平台相比,新‘可佳’平台的硬件成本降低了75%,目前降到了1.5万元以下,未来可能降到几千元。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可能只需要2到3年,也可能更快。”

服务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可能尚需时日,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却已指日可待。

“科技进步是为人类服务,机器人产业也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服务机器人在合肥的不同领域都开始使用,比如我省首台手术机器人,由它操刀进行的微创手术比人更加精准。”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让机器人越来越聪明甚至具有人性,而机器人世界杯,就是这类技术逐鹿的舞台。在这个国际赛事上越来越光彩夺目的中国人,正在大踏步走向智能化的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