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击落日机
□ 抗战老兵谢云贵口述 刘麟 龚卫国整理

我是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石门乡人(现属于鹤城区石门镇)。1944年,我离家到驻西街的空军第九总站俱乐部做服务生,虽然只是做着打水、烧水、倒茶的后勤工作,但我非常渴望能上前线打鬼子。

有一天,我得知驻芷江机场的高射炮第42团应征有志青年,毫不犹豫报名从军。经过层层筛选,我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编入该团第3营9连。我所在的第9连连部驻三里坪,配备4门37毫米美式高射炮,每门炮编额为1个班12人及1辆卡车、1部有线电话,我所在的班负责1门炮,驻扎在江西桥(今龙津桥)下游的天王庙旁,曾经暮鼓晨钟、香烟缭绕的“天王庙”在日军的轰炸下变成了一片废墟,目睹这一切,我的内心激愤不已,发誓要苦练基本功,击落轰炸芷江的日军飞机。

日机每次来轰炸时,为隐蔽企图,往往绕经明山,保持4000米高度。刚飞抵县城北端上空时,就将机头一压低,从3000米高空进入投弹位置,开始扔炸弹,随即高速脱离。进入1944年开始,面对芷江机场周围部署了木油坡、接官亭、坡头街、景星寺、望城坡等防空阵地,交错构成密集的对空火力网,日军的飞机不再像此前采取数十架的大编队在光天化日下轰炸,而是仅投入零星几架轰炸机在夜间偷袭。因此我们的防空炮火很少击落日机,往往在炸弹落地爆炸声中“礼送”扬长而去的日机离境。

1944年9月24日晚上8点30分,我们接到日机即将轰炸芷江的紧急通知后,立即赶赴炮位,各就各位。我负责将五发炮弹一个的弹夹装填入弹仓,瞄准士与射击士分坐炮位两侧,瞄准士对空用十字瞄准日机,当目标进入射程范围,射击士受命开炮。在一顿饱和炮击中,日机原有的编队被打散,慌不择路地仓皇败退。“打中了,打中了!”一架日机被我们的高射炮命中,冒着黑烟坠毁于机场对岸的四方园村坡地,机组人员有一个跳伞被俘。战友们欢声雀跃,终于把日军的飞机击落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