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
吸吮生活的养分
本报记者 姜天骄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又一次谈起他的作品《和平颂》。这是第一部表现南京大屠杀重大历史题材,反对侵略战争、呼唤世界和平、抒写时代主题的大型民族交响乐。

13年前,赵季平怀着悲愤的心情来到南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的灵魂受到巨大的冲击,渴望用音乐发出呼唤和平的声音。白天在资料馆查阅大量史料,傍晚伴着江边的徐徐清风,悲壮的音符排山倒海般向他袭来。“生活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深入基层,吸吮地气,使赵季平的歌曲创作有了丰厚的底蕴。

为电影《黄土地》写歌,是令赵季平受益一生的经历。为寻找创作灵感,他来到陕北榆林地区采风,跑遍了全区12个县。榆林是陕北民歌诞生地,传遍全国的《东方红》就是佳县农民李有源唱出来的。悠扬粗犷的陕北民歌就像蕴藏在地下的煤油气一样丰富,特别是那些民间歌手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原汁原味的演唱,更令人惊叹和感动。“晚上基本都是住在土窑洞的土炕上,土炕上面的被子都是黑的,被子上还有很多小洞。”这些难忘的生活经历也为美妙的音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1997年,《水浒》剧组找到赵季平为电视剧谱曲,很多气势恢宏的音乐语言可以表现这一主题,都被赵季平放弃了。他回味昔日在山东采风的旋律,顺口从嘴中溜出了一句“说走咱就走”的山东方言。这种感觉一出来,他立即抓住不放,把山东地方小调《锯大缸》信手拈来,加以改造,一气呵成写出了《好汉歌》的曲调。火爆野性的旋律,生动反映了梁山好汉的豪情,一下子叩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在创作《乔家大院》的时候,赵季平三下山西,从晋南走到晋中,从晋中转到黄河边上的河曲。一路走来,大量民间音乐素材源源不断向他涌来。在河曲,民间艺人的演出条件非常简陋,一把二股弦,一把晋胡,没有任何道具,只有一个老人在唱歌。但透过他的歌声,能感受到民间艺人对民族音乐的炙热情感。在忻州,当地的吹奏乐令人震撼。他们的唢呐演奏非常精彩,和赵季平一起下去采风的作曲家听得哭了起来。“来自民间的音乐感染力深深打动了大家,回来很多天后,那些美妙的旋律在脑海里还总是挥之不去。”赵季平说。

“到生活中去,除了听民歌,还要观察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形态,我很注意聆听他们讲话的语言。”赵季平说,“比如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我会蹲在一些摆小摊卖东西的人旁边听他们讲话。重庆方言特色鲜明,那种节奏感,对于音乐创作也起到很大作用。”

年逾古稀的赵季平仍行走在采风创作的路上,“只有身体力行地深入到生活的最深处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创作,艺术才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