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与贫困户的加减法
——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富民调研
本报记者 陈 力 通讯员 张丙存
左图:银行客户经理现场调查了解“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客户生产情况。本报记者 陈 力摄

右图:银行客户经理下到牧区,对贷款牧户开展调查。 王 刚摄

下图:银行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金融扶贫政策。本报记者 陈 力摄

2012年,内蒙古巴林左旗碧流台镇四方城村得到国家扶贫开发资金150万元。在镇党委的提议下,征得村民的同意,该村把其中130万元扶贫款放到金融部门作抵押放大贷款,用贷款买羊,挣钱后还贷。此举使全村的肉羊存栏由2012年的6000只猛增到现在的4万只,增收近1000万元,养殖户每户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领头羊”四方城村的成功探索,首先在赤峰市得以推广,随后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肯定。2013年11月,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两年来,全区用于扶贫开发投入超过200亿元,8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记者日前深入自治区基层,深入调研了解这一金融扶贫内蒙古经验。

昭乌达草原上一个养羊小村庄走来一只“领头羊”。

2012年,内蒙古巴林左旗碧流台镇四方城村争取到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资金150万元。在如何分配这笔款项上村民们炸开了锅,有的提出平分资金,有的提出用钱买羊,还有人主张按贫困程度排队打分分钱。四方城村有374户贫困户1124人,如果均分每人只能分得1300元,对于脱贫致富无异杯水车薪。

镇党委书记刘海峰提出,把150万元扶贫款放到金融部门作抵押放大贷款,用贷款买羊,挣钱后还贷。此言一出,立即遭到村民反对。刘海峰跑到旗农行找专家商量,觉得创新一试或许能成大事。又以镇党委政府名义请示旗里、市里两级扶贫部门,很快得到同意答复。镇里、村里领导反复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统一认识后,拿出20万元为村里打两口井,130万元存入农行作风险保证金,协议以1:5比例放大贷款额度,支持农户发展肉羊产业。259户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从农行贷款700万元。此举激发了贫困群众致富的积极性,肉羊存栏由2012年的6000只猛增到现在的4万只,全村增收近1000万元,养殖户每户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领头羊”四方城村的成功探索,首先在赤峰市得到推广,随后引起自治区扶贫办的重视,进而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肯定。2013年11月,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两年来,全区用于扶贫开发投入超过200亿元,8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截至2015年6月30日,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累计投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110.26亿元,贷款本息收回率100%。

谁来给贫困户担保

穷在深山有远亲。从2013年起,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在内的38名在职省级干部全部下到自治区38个国贫、区贫旗县定点帮扶。老百姓眼里的“政府担保”由此发端——从2013年到2017年,自治区计划每年拿出4.75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年共计23.75亿元用于38个重点旗县和其他19个贫困旗县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其中,每年为38个重点旗县各注入担保补偿金1000万元,为19个贫困旗县各注入担保补偿金500万元,农业银行按照担保补偿金额的10倍左右放大贷款额度。

“贫困户成了我们这里的香饽饽”,敖汉旗扶贫办主任杨子强的介绍引起记者关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扶持的重点,是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其所占比例不得少于扶持对象的70%。具体要求是‘六选定户’:申请贷款的农牧户必须是贫困嘎查村中的农牧户,必须是有发展意愿的农牧户,必须是有发展基础的农牧户,必须是符合种养业产业发展的农牧户,必须是诚实守信,无不良贷款、大额担保贷款的农牧户,必须是具备联户担保条件的农牧户。为确保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在确定联保小组时,2户贫困户联1户非贫困户,3户贫困户联2户非贫困户,结成联保小组进行互相担保。”

实践中,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广泛使用了3户贷款中含1户贫困户(2+1)、5户贷款中含2户贫困户的互助联保模式。在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东他拉村,通过组建“亲情链”、“互需链”和“责任链”来解决贫困户结组担保问题。村“两委”首先动员富裕户和贫困户通过亲情自愿结链,共同贷款,互相担保;其次,根据富裕户具有物质、信息技术、信誉等良好的基础,但在产业发展中缺少劳力、土地草场等人力物力资源,而贫困户缺乏资金信息技术,有富余人力、土地、草场等资源,组织富裕户与贫困户对接,各取所需,形成“互需链”;最后剩下没有结对的贫困户,由党支部落实党员干部帮扶,进行责任结链,形成“责任链”。如今,全村共组建“亲情链”38链,“互需链”26链,“责任链”10链,使发展愿望强烈的贫困户都得到了贷款支持。

“村‘两委’最接地气,客户调查最真实,”农行武川县支行行长兰俊告诉记者,“无论贷前、还是贷中、贷后,我们下来做工作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们。”武川县可镇大水圪洞村支书张万诚接过话题,“各地的‘五选定户’也好,‘六选定户’也罢,既是对贫困户负责,又得对银行负责。因为如果个别人失信,不仅互助组小组长承担担保责任,整个村子也会因为失信影响下一年贷款额度。我们村段守华虽然是‘塌底户’,但属于因灾致贫,本人有发展意愿而且勤劳肯干,我们就让他的亲属段守贵、共产党员李八斤和他结成互助小组。段守华贷到了款,发展了生产,还在呼和浩特买了楼房。”

如何保银行平稳运营

与救济式扶贫不同,农业银行把金融扶贫的对象确定为“有劳动致富愿望和生产经营能力的农牧民”,属于政府救济的老弱病残不在此列。对扶贫部门推荐的客户,由农行按“商业运作”和“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能致富”原则自主调查审批。然后通过支持个人类的“金穗富农贷”和支持公司类的“金穗强农贷”两项产品,计划每年累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50亿元左右,5年累计投放300亿元左右。

作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选定的独家合作商业银行,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的新路径。首先是“普”:农行已投放的96.36亿元“金穗富农贷”中,有38.65亿元支持了建档立卡的贫困农牧民,占比达40%。其次是“惠”:在利率执行上设定上限,最大限度地让利农牧民。2014年农行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06%,低于内蒙古全社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21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的同时,也是要实现银行的发展“可持续”。为此,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坚定不移地提出了“规划先行、量力而为”的总体思路。要求各支行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补偿金规模、合作期限合理确定区域规划,围绕产业升级、现代农牧业发展做好产业规划,围绕新型经济主体成长和县域支行客户结构调整做好客户规划。各行根据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掌握贷款投放量和覆盖面,把控好推进节奏。为做好金融扶贫,农行内蒙古分行去年在有限的工资、费用、人员、固定资产、信贷计划等资源中加大倾斜力度,切出1600万元效益工资进行跟单激励,专项配置1800万元战略费用向县域分配大学生177人,增配车辆97台,并在信贷规模上举全行之力进行保障。

目前,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在进一步完善总结“金穗富农贷”6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动物资产抵押”模式,其中乌兰察布分行察右后旗支行率先在全区办理动物资产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已投放贷款13笔796万元。同时,自治区分行与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合作签署了针对小微企业和农牧户的《履约保证保险合作协议》,有效解决了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此外,“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的组合担保模式”也开始在阿荣旗、扎赉特旗试点。

怎样推动减贫

“贷款+”的终极目的还是减贫。2014年,农行内蒙古分行“金穗富农贷”支持了近13万农牧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金穗强农贷”支持的96户扶贫龙头企业实现产值99亿元,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3625人,间接带动贫困农牧民15万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成为贫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杠杆: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了40万人的减贫任务,全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76元,较2013年增长11%。

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以及各支扶贫工作队在处理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时,立足家有致富项目、村有合作组织、乡有特色集群、县有龙头带动,打响减贫的立体战役。农行总结推广了“公司+农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户”的贷款模式。其中,包头分行2014年对固阳县三家主粮专业合作社的81户农牧民投放“金穗富农贷”243万元,对合作社发放“金穗强农贷”200万元,成为“金穗强农贷”、“金穗富农贷”联动营销的成功案例。

然而,由于多数旗县的扶贫龙头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组织松散、运行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可提供的抵押担保物较少,政府的担保补偿金可用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担保的额度也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穗强农贷”的发放。原则上给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金穗强农贷”应该占比30%,但在目前占比还不到13%,影响了农牧户更多地分享产业链上的利润。为此,自治区扶贫办、农行自治区分行树立“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也是扶贫”、“贫困户到龙头企业、合作社打工挣工资也是扶贫”的理念,让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合理管控风险,发挥好“金穗强农贷”在减贫上的放大效应。目前,农行内蒙古分行与蒙牛集团签署“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合作协议,开启了农业银行与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合作的第一单。此外,该行还积极联系中国薯网,拟在乌兰察布地区试点上线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社会事业滞后,即使金融的雨露滋润产业一枝独秀,减少贫困户的基础也不牢靠。在减贫实践中,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不仅兴产业,更注重打基础。在重点扶持乳、肉、绒、薯、粮油、饲草、瓜果、药材、旅游及民族用品等十大扶贫产业的同时,借助内蒙古自治区向农村牧区进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十个全覆盖”的契机,拓展金融扶贫富民的广度和深度。一是用10.8亿元财政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撬动全行100多亿元贷款投放,既扩大了扶贫效果,又使各级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用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14年共投放1387万元用于便民连锁超市的新建、扩建和装修,并通过布放“农商通”电子机具,完成了1700家便民连锁超市信息化改造工作。三是累计发放城镇化建设贷款75亿元,重点支持了县域内农村电网、路网、供热供水、农村环境整治等基础建设。

“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撑,”农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行长梁毅认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不仅契合自治区党委‘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战略定位,更能为农行服务‘三农’赢得未来、赢得空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