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7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生活作为 灵感之源
本报记者 李治国

《长街行》、《你为谁辩护》、《我为你辩护》……看着眼前这位年近古稀、气质优雅的老人,很难想象这一部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出自她之手。“生活,只有生活才是我创作的灵感之源。”老人名叫王小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谈起自己的创作之路,她向记者娓娓道来。

扎扎实实深入生活,不断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王小鹰向来如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小鹰为创作长篇小说《你为谁辩护》,去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兼职律师。她拜著名女律师赵珪为师,在民事组学习,两年里跟着办了23个案件。王小鹰跟着赵珪去监狱会见当事人,在临时法庭做过书记员,还从政法学院借来刑法、民法的书自学,认真、踏实的办案作风给赵律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两年的兼职律师实践中,王小鹰接触到很多律师,为她创作这部小说打下了坚实基础。当时,甚至还有律师鼓励她参加司法考试,当一名真正的律师。这部小说出版后获得很大反响,并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王小鹰后来还根据这次实践的素材创作了姊妹篇《我为你辩护》,同样引发广泛赞誉,也改编为电视剧《红玫瑰黑玫瑰》。

作为一位已经取得丰硕成就的知名作家,王小鹰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时刻关注身边生活,并以多种方式深入参与到生活中去,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发掘意味深长的生活故事。她历时5年、潜心创作完成的上下卷长篇小说《长街行》就是最好的证明。《长街行》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广泛好评和肯定,荣获了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长街行》从酝酿、动笔到完稿,其中的酝酿过程就是反复深入生活的过程。《长街行》以一条小街的历史变迁、改造发展为线索,通过叙述这条街上的女人许飞红悲欢离合的一生,全景式展现了小街上生活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曲折动荡的生活轨迹。如何将这条街道写得真实可感,将小说中的几代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把社会变化的进程和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坐在书斋里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王小鹰为此花了大量时间到街道社区和居民家庭深入生活,感受街道缓慢的变化,体验人物的生活场景,采访居民倾听故事。王小鹰还逐一走访了这条街上的一些老住户,并不时回去看看当年街上的人家经过几轮城市搬迁,现在怎样了。仅是整理这些素材,王小鹰就用掉了30多个笔记本。她希望由此写一部当代社会发展史,有一点厚重的东西,把她对社会、对生活的感触表现出来。

一部长达60万字的《长街行》,更像是“一个女人和一条小街厮守出来的故事”。评论界认为,《长街行》探索了城市的变化发展与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心灵嬗变之间微妙的关系,挖掘出上海城市独特的文化积淀,写出了小弄堂里的大乾坤和都市生活的哲理,是一幅上海城市生活的风情画卷。由于积累了特别丰富的素材,王小鹰还根据剩余材料,把《长街行》中未写完的5个上海女人的故事,写出5篇女性主题中篇小说,合成小说集《点绛唇》。

王小鹰的作品从生活中来、从百姓中来。她的创作态度就是自觉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她的文学道路也印证了,只要一头扎进生活,深入体验生活,就能得到生活的眷顾和厚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