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如此曼妙的水乡美景,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在河北省邢台县一个叫南沟门的小山村看到的。
站在上千米的南沟门制高点,记者举目望去,只见一片片梯田直插山间,梯田中果树密密实实,郁郁葱葱,山谷中水库池塘一个接着一个,波光粼粼。如此美丽景色,仿佛世外桃源。
南沟门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英打开了话匣子:“1996年,一场特大洪水将南沟门村洗劫一空,全村仅有的300亩耕地被冲得仅存9亩,护村护地大坝被冲垮,民房被冲塌,水、电等设施荡然无存,直接经济损失达1623万元。”面对灾害,南沟门没有屈服,在全村集体收入不足万元的情况下,党支部成员筹资300万元,短短14个月,整理土地400多亩,使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得到恢复。
生产生活虽然恢复了,老百姓心里依然没有底:南沟门发生洪灾,根本原因是村后大山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造成的。痛定思痛,南沟门村决定采取三路同行的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问题,这就是以多种经营增加收益,以收益资金修筑拦河大坝,以大众投工投劳养山,实现山水林田湖的综合治理。
要想治水治山,先得找到投资资本。南沟门村党支部看准了该村地处冀晋两省交界处、晋煤东运交通沿线的有利条件,高标准建设了煤炭小区、千米商品带,招商50多户。村民收入直线上升,每年每个商户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达200多万元,村里有了山场整治的投资资本。
“要想山场无洪灾,植树筑坝不可缺。”村里制定了“以林护山、以果富民”的发展思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在全国开创了土地向村集体流转的先河,把全村350亩耕地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收归集体,村民股份分红。流转的土地建设成为速生杨林场,种植杨树3万余棵,育苗6万余株。采取轮植轮伐的方式,每年伐1万棵、补栽1万棵,年经济收益可达150万元。“我们还要对原有老山场进行综合开发,高标准建设水平梯田200亩,种植可供游客观赏、采摘的经济林2万株,这样一来,村里不仅有了稳定的山场收入来源,树林保证了水源涵养,对防止洪灾发生起到巨大作用。”王德英说。
一手抓治山,一手抓固水,村里开始了30万立方米的恶石沟水库建设。经过五六年奋战,终于使水库建成蓄水,此后又在原有拦水坝的基础上,新建拦水坝三道,开挖了2个人工湖,建设了数十个积水坑塘,使本村水面达到250亩。这些水源不仅保证了全村生产生活用水,还为水产养殖及休闲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村里专门聘请市土产局技术人员做指导,搞起了俄罗斯鲟鱼和西伯利亚鲟鱼等多种养殖,使得过去砂石裸露、寸草不生的河床既产生了生态效益,又获得了经济收益。
通过治山固水,筑坝挡水,南沟门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转变,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南沟门村富起来的村集体出资数百万元将全村88间挡街房移了位,238个厕所、畜禽圈、柴草垛搬了家,清理了河道、硬化了街道、新建了公厕,还修建了沼气池,给村里配备清洁车、洒水车等维护设施,还建起了农家乐。美丽的生态环境既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为城里人休闲旅游提供了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