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幢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四通八达的水泥村道直达家家户户门口。文化广场上,晨练的村民伴着悠扬的音乐声翩翩起舞。如果不看周边建筑,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个场景发生在福建省浦城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这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小村,是浦城县扶贫开发造福工程的样板村仙阳镇章家岭新村。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能搬出大山住上楼房,跟城里人一样生活,喝上自来水,出门有公交。”从浦城县仙阳镇上洋村搬迁入住章家岭新村的老乡杨正武对记者说,他一家4口人在山里住了多年的木质危房,现在住上了3层的小洋楼。
浦城县作为全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持续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通过采取‘对接项目科学扶贫’、‘点对点精准扶贫’、‘民企联村社会扶贫’等措施,让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在小康路上掉队。”县委书记黄书荣告诉《经济日报》记者,2014年,全县实现减少贫困户2330户,贫困人口5000人,实现了1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脱贫目标,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1120户,落实补助资金1560.16万元。
项目对接精准扶贫是浦城县近年来扶贫攻坚的一大特色。为了解决富岭镇浮流村村道建设和路灯照明问题,福建省粮食局对口帮助在各自然村安装了170多盏路灯,拓宽修通了1000多米村公路。老农张学培说,原来晚上都不好出门,到处都黑漆漆的,现在有了路灯,村里更热闹了,村民关系更和谐了。县农办同志介绍说,近年来,省里多个挂钩帮扶单位与县里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对接,仅去年该县就获得各类帮扶项目12个,资金1560万元。
“一对一”和“点对点”扶贫也是浦城县一个特色。为了让每个贫困家庭都能脱贫,这个县由农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乡镇,逐户摸清贫困底数,建立贫困农户家庭状况、文化水平、收入水平、致贫原因等信息档案,制定出包括致富项目、劳动素质提升、扶贫搬迁等方面的脱贫规划。如今全县有4309名党员及37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10441户贫困户结对帮扶。
“结对帮扶不能只捐钱捐物,而应该帮助村里寻找适合的产业和项目,增强造血功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这才是企业家的责任。”浦城上海商会会长黄昌树对富岭镇富官村利用下脚料种植食用菌、发展农家乐等项目进行了梳理并分期给予资金扶持。仙芝科技公司在际岭村建起了百亩灵芝基地,仙楼竹制工艺品公司在肖家村建起了“百亩丰产高效毛竹示范片”。如今,已经有82家民营企业与70个贫困村对接意向扶贫项目120个,建立了毛竹、丹桂、薏米、灵芝等特色扶贫产业基地3万多亩,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