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6日讯 记者林火灿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每年减少粮食产后流通环节损失浪费1300万吨以上,损失浪费率下降40%以上,粮食消费更加科学合理,形成全社会节粮减损长效机制。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近日已经联合发布了《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这也是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首个国家级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售粮便利、储存安全、物流通畅、供给稳定、应急高效、质量安全、调控有力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粮食流通新格局。从具体指标上看,到2015年年底前,我国将完成集中新建仓容1000亿斤任务,实现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户数达到1000万户;到2017年,完成全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到2020年,基本消除“席茓囤”等露天存粮。
记者了解到,当前,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和落后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收储供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粮食收储仓容能力严重不足、物流通道不畅、应急供应能力薄弱、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等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