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及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员会在广东珠海召开。珠海市市长江凌代表市委市政府宣布,到2017年将投入100亿元用于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珠海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持续发力,精心打造生态环保竞争优势,培植出格力电器、银隆新能源、云洲智能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346家。珠海发展呈现出产业层次好、经济附加值高的可喜局面。对此,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认为,珠海经济发展与“珠三角”其他兄弟城市相比虽然慢了点儿,但起点高。随着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新区片区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3大机遇叠加而来,珠海将用3年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抢抓发展机遇
珠海后来居上的发展空间有多大?5年前,横琴新区挂牌启动,成为面向世界、优先港澳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5年来,横琴针对港澳推出许多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举措,如在全国率先设立外资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只需2个工作日就可领取营业执照等改革,助力横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从2.85亿元到57亿元,年均增长近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3593万元到26.7亿元,年均增长近137%。如今,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挂牌,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产业及国际商务服务等行业又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横琴新区成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载体,货物贸易更加便利化。目前,该区已集聚了一批创业投资基金和星光微、食品安全创新工程、粤澳中医药产业园等创新载体。
珠海高栏港区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正加快建设第三代港口的步伐。港区全方位、全领域拓展与沿路地区和港口的战略合作,推进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合作,谋划建立港口联盟,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平台。眼下,这里正在加快实施15万吨粮油、石化和装备制造配套的码头建设。
珠海高新区实施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和创业投资资金“三年倍增”计划,正在启动建设的科技园二期,总投资19亿元,建设面积36.15万平方米,包含研发办公、总部经济、中试基地、检测中心和生活配套等建筑形态。
珠海着力打造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横琴、高栏和高新区落地开花。
营造创新环境
珠海以环境优美、城市文明程度高而闻名全国。如何将知名度和美誉度转化成生产力?
3年前从外地来珠海担任大潮集团董事长的黄友江说,公司业务虽遍布全国,但仍把总部设在珠海,这个城市营商环境好、办事方便顺畅。
说到效率,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负责人黄子为博士说,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成立短短几个月,已引进两名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博士和阿达·约纳特博士。目前,这两位博士分别担任研究院的特聘科学家和院长。公司正建立多个诺贝尔大师工作站及相配套的研发和产业化团队,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运作。
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珠海的鼓励创新环境让他们尝到了甜头,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钛酸锂电池负极材料,开发出第四代钛酸锂电池。
促进产业集聚
港珠澳大桥醒目的“中国结”标志镶嵌在163米高索塔上,屹立在古老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行政总监韦庆东介绍说,港珠澳大桥有望于今年10月全线贯通。
珠海将借助“一桥一区一港”等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打造联通港澳、服务珠江西岸的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加快产业向珠江西岸聚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态势,推动“三高一特”产业具体化、聚焦化、梯次化,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加速聚集。
7大创新驱动重点工程依次展开。产业集聚工程——一段时期内集全市之力培育5至6个重点产业,成熟后再开始新一轮产业培育期,每个支柱产业由一位市领导牵头,统筹该行业在全市各地的产业资源;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将潜力大、活力强的成长型中小科技企业,通过产业政策靶向扶持,让其释放增长潜能,形成千军万马奔腾向前的创新局面;平台提升工程——“养鱼先养水”,加快壮大规模提升质量;人才集聚工程——对创新创业高级人才,在办公场所、研发创新、家庭落户、子女就读、休假疗养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开放合作工程——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创新珠港澳3地跨境投融资、专业标准和资格互认等平台和工作机制;金融支撑工程——做强横琴新区金融创新平台,积极探索珠港澳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新途径;服务优化工程——转变职能,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规划引导、政策制定、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和营造环境等方面的职责。
创新驱动珠海。珠海正把绿色化与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紧密结合,朝着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绿色道路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