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将为百姓消费国外商品带来更多优惠,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刺激经济增长。
降低关税还只是国家“一揽子”促进消费升级的改革“利器”之一。此外,还将与调税等综合性改革相配套,共同促进消费升级
记者5月25日从财政部获悉,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从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降低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关税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政策已经落地。专家表示,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刺激经济增长;对普通老百姓更是个大好事,可以降低购买成本,实现消费升级。
为百姓带来更多优惠
在本次调整中,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将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到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到2%。
“加上此前几年为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已经实施低关税的产品,我国已经降低了服装、鞋靴、护肤品、婴儿食品和用品、厨房炊具、餐具、眼镜片等多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财政部关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国的关税征收总水平在不断下降。从整体来看,2012年和2013年,我国分别两次大幅下降关税,涉及品目包括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护肤品、心脏起搏器等。
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人数超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1万亿元人民币。而易观智库的监测数据则显示,2013年我国进出口网购市场规模则超过800亿元,增长率为75%,预计到2018年,中国的“海淘族”人数将超过3500万,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的水平。降低关税,挖掘如此巨大的消费需求,对当前稳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降价空间能有多大
《2015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就产品的国内外价差而言,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这5类产品的20个高端品牌消费品,中国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部分商品国内外的价差较大,是境外消费需求旺盛的原因所在。如今,这些降税、调税举措,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真金白银”?
专家表示,对于部分已经有降价意愿的进口品牌来说,下调关税有助于拓展其降价空间。“进口环节的成本会明显下降。对愿意降价或正考虑降价的,扩大了降价的空间。”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萍认为,现在很多进口品牌在今年选择了降价的策略,在这个背景下,出台降低关税政策,也使他们降价的空间更大了。
而对于以上进口日用消费品零售价格,能有多大降幅,还是未知数。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看来,税收的确是造成国内外商品价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关税并不发挥主要作用,主要原因是税制结构的差异性。因为美国主体税种是个税,而国内是增值税等流转税,流通中的商品价格中含的税更多。因而,购买成本能降低多少,最终效果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
不过,便利性的提高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优惠。“比如出国购物,本来可以在境内消费的现在去境外消费。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留住消费,比如说去美国买100块,在国内买110块。可能面对10块钱的差价,随着便利性的提高,消费者觉得不需要这么折腾,这样消费就留在了国内。”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表示。
促进消费升级
此次降低关税,只是国家“一揽子”促进消费升级的改革“利器”之一。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大规模代购和海外出游购物的热潮,引导万亿元境外消费回流。赵萍表示,我国居民每年在境外消费逾1万亿元,若有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回流,就会拉动社会消费增长1到2个百分点。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财政部关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商品境外消费量大、消费者购买意愿较强,降低关税应有利于合理增加进口,促进国内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保就业、惠民生,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