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教育水平低下,影响贫困家庭孩子就业、获得发展资源的能力,也使他们缺少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从而陷入持续的贫困陷阱。
“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习总书记指出了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两大关键:教育与就业。治贫先重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减贫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举。对此,记者先后深入到江西、河南、湖北等贫困片区走访调查。事实证明,抓教育确实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办法。
江西省赣州市突出教育优先,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优先任务,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助学支持。近两年来,全市建设农村标准化村小、教学点1477个,新(改、扩)建校舍234万余平方米;全市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283所,改扩建农村幼儿园267所,增设623个幼儿教学点,让9万多农村幼儿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对于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没有实现劳务就业的贫困人口,赣州市大力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等,提供就业服务,支持就业培训,帮助提高就业能力,引导贫困人口上岗就业脱贫。两年多来,全市培训贫困劳动力6.3万人,大部分实现就业。
河南省宜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53个行政村中有103个属于扶贫开发重点村,有贫困群众近3万户9万名。宜阳县扶贫办主任许利波告诉记者,“与深山区扶贫靠搬迁不同,丘陵区的宜阳扶贫重在劳动力培训和转移。”长期以来贫困家庭青年往往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由于缺乏技术,收入微薄。近年,该县通过强力实施扶贫开发“雨露计划”,通过资助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等,让数以万计的贫困地区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端起了“金饭碗”。2011年,宜阳通过招商引资温州华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整合全县3所职业教育学校资源,投资5亿元新建职业教育中心,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新生代劳动力职业教育。“有技”走遍天下,“无技”寸步难行。对于像宜阳这样的贫困地区新生代劳动力来说,练就一身好本领,脱贫致富就有了新希望。
早在2005年,国务院扶贫办就在湖北省召开现场会,推广湖北省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即抓教育学技术的经验做法,并将此经验做法概括为“雨露计划”。据湖北省黄冈市扶贫办副主任王振堂介绍,“雨露计划”的实施,改变了无数农村贫困青年的命运,成就了成千上万个农村贫困家庭的未来。但由于“雨露计划”补助标准的限制,有的特困家庭的子女仅依靠“雨露计划”的补助还是难以完成学业。2003年,黄冈市在“雨露计划”的基础上,启动了农村贫困户子女免费技能培训工程。该工程由扶贫部门组织、黄冈市电子信息学校承办,主要是对当年纳入扶贫项目建设的重点贫困村,每村按3至6名计划对农村贫困户子女进行为期二至三年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黄冈全市共培训学员8600名,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转移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扶贫效果。黄冈市扶贫办的负责人切身感受到抓教育抓培训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法,农村贫困户子女通过两年的免费技能培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他总结教育扶贫有三大优点:一是圆了寒门子女的求学梦。二是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能力。三是培育了一大批就业创业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