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星火燎原路宽广

1987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创立,给中国孵化器事业点燃了星星之火。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从1987年至1991年仅仅4年时间,全国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诞生了本地区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的先行者。

从2001年开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快速由事业化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进入以“战略布局”为特征的飞跃发展阶段。到2005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孵化场地面积和孵化企业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孵化器”从初生到成长的几十年艰难路程。

自2009年以来,在北京、深圳、武汉、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涌现出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天使汇、亚杰商会、联想之星、创业家等近百家新型孵化器。这些新型孵化机构充分借鉴国外创业服务的先进经验,产生了新模式、新机制、新服务、新文化,成为科技服务业的一支重要新兴力量。新型孵化器依靠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空间。但无论其模式机制如何创新,与传统孵化器相比,新型孵化器的宗旨并没有改变——都要帮助企业获得创业投资并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截至2013年末,纳入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468家,孵化面积超过5400万平方米,就业人员超过158万人。在孵企业7.7万家,总收入达4500亿元,R&D投入421亿元,获得风险投资共545亿元。在孵企业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超过90%,获得专利的超过60%,达75143项。孵化器培育“毕业”企业5.2万家,毕业后上市的企业超过200家。

到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超过1600家。现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正朝着形式多样化、功能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

文/佘惠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